7月22日-28日五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發(fā)生大宗交易85筆,比上周交易數(shù)量減少106筆,同時也成為本月大宗交易成交數(shù)量最少的一周。這85筆交易中滬市32筆、深市53筆,總成交量1.19億股,成交金額16.78億元。成交金額減上周銳減61.86%。
從交易個股來看,單筆成交金額最多的前三只股票分別為廣發(fā)證券(000776)、華麗家族(600503)和常發(fā)股份(002413),分別為9177萬元、9020萬元和8980萬元。而且自本月以來廣發(fā)證券已出現(xiàn)多筆大宗交易,且金額較大。
在這些交易中,折價率最高的為12.47%,發(fā)生在7月22日成交的金通靈(300091)上,當日大宗交易價格為15.93元,而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18.20元。此外,折價率超過10%的股票共16只,包括復星醫(yī)藥、盛運股份、三元達、永泰能源、國星光電、合興包裝、常發(fā)股份等。值得一提的是,東軟集團(600718)、江西長運(600561)和ST園城(600766)、貴州茅臺(600519)4家公司的大宗交易成交價格還高于當日收盤價,特別是ST園城還溢價了2%,這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與上周僅一只ST股發(fā)生大宗交易不同,本周有*ST博盈(000760)、*ST中華A(000017)和ST園城3只ST股發(fā)生大宗交易。特別是*ST中華A更是以800萬股的單筆成交量排在本周大宗交易成交量的首位,而該股近段時間以來已出現(xiàn)多次大宗交易。
在這些交易中,以下交易值得關注:
機構接盤*ST中華A隔夜被套7月22日*ST中華A發(fā)生了一筆成交量為800萬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額1995萬元,成交價5.28元,較當日收盤價5.46元,折價3.30%。賣方營業(yè)部為中航證券北京安立路營業(yè)部,買入的則為機構專用席位。事實上,自6月30日以來,*ST中華A已多次現(xiàn)身深交所大宗交易個股名單,而機構作為買入方這卻是第一次,且金額也是最大的。根據(jù)公司公布的1季報來看,國泰君安香港公司持有686.37萬股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按此推算此次買入800萬的機構已經(jīng)可以穩(wěn)居公司流通股股東的首位。
7月25日市場上演黑色星期一,個股普跌,*ST中華也難逃厄運,股價低開低走并最終封死在跌停板上。當日*ST中華成交僅915萬股,神秘機構買入的800萬股基本上很難出掉,此后幾天公司股價繼續(xù)下跌,周跌幅已逾7%。依機構尚未出逃一股計算,其浮虧已逾200萬。
風雨飄搖的*ST中華歷經(jīng)3年才完成股改,重組遲遲不見進展,依靠去年4季度一筆1.36億元的債務和解收益,公司才勉強扭虧為盈避免了被暫停上市的命運。今年4月,紀漢飛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但目前紀漢飛旗下并無可注入的資產(chǎn)。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受讓股權很可能只是幕后主角的有意安排,由此令國民投資隱身后臺繼續(xù)“捉刀”重組。7月1日公司修正業(yè)績預告,預計盈利2800萬元,看來公司今年的日子相對好過點。
東軟集團遭高管和股東輪番減持7月25日和26日東軟集團(600718)發(fā)生6筆大宗交易,其中7月25日的3筆交易均溢價1.49%。6筆交易合計成交221.44萬股,成交金額2360.35萬元。買賣營業(yè)均為申銀萬國上海周浦營業(yè)部。自7月11日以來,東軟集團共發(fā)生了19筆大宗交易,交易數(shù)量超1000萬股,成交金額約1.13億元。事后了解到,這些交易均為股東減持行為。據(jù)了解,此前公司3名高管——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運行官張曉鷗、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陳錫民以及總裁王勇峰已于股東減持前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了減持,三人合計減持近117萬股,套現(xiàn)約1320萬元。分析人士指出,高管遠比普通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情況,其在敏感時期的買賣往往成為一般投資者判斷上市公司價值的風向標。東軟集團眾高管的頻繁賣出,或許預示著公司半年報并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