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招商銀行宏觀分析師)
美債上限談判一波三折,原定于北京時間06:00舉行的投票被推遲,而8月2日極有可能是美債的違約大限。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中國截至5月末持有約1.16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國主管能源與商務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瓊斯·費爾南德斯于7月28日表示,白宮目前還不能對中國承諾“美元不會違約”。如何理解這個問題?深圳電臺先鋒898(FM89.8)上午9點至10點播出的《創富贏家》節目主持人孫小美與特約評論員徐彪就此展開了討論。徐彪表示,美債違約將會造成美元及其關聯資產的劇烈動蕩,引發的后果是全球各種經濟主體所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國將盡力促成債務上限的調整方案,費爾南德斯的表述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孫小美:此前,我們一直認為美債談判會達成共識,違約問題應該不會出現,但費爾南德斯的表態無疑令事態更加復雜,您如何理解?
徐彪:在評判費爾南德斯表態之前,有必要探討一個問題,即美國國債是否會因為債務上限無法突破而形成大規模違約?這也是回答所有問題的基本前提。美國擁有高達14萬億美元的國債,即將到期的存量9e8a543696134e168230e11a6c63d319國債將越來越多,到期其實就是還本付息的過程,美國財政部必須拿出真金實銀。在債務上限打開之前,美國財政部是無法發行新國債的,這就意味著“借新還舊”是難以實現的。另外,美國政府本身就是一個燒錢機器,運作過程需要大量資金,1.4萬億的缺口是需要通過借債的方式填平的,這個缺口如果補不上,美國政府的運行馬上出問題。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一般會優先保證全球的軍事投入,資金存在缺口,這方面就有問題了,事實上美國是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因此,如果美國國債真的發生大面積違約,勢必給金融市場造成劇烈的沖擊,引發的后果可能不會亞于2008年的次貸危機。當時幾千億美元就引發了次貸危機,現在是幾萬億的規模,一旦造成整體性的動蕩,后果將不堪設想。
現在美國遲遲不能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一致,這個上限若不能突破的話,違約就難以避免,AAA級的評級恐怕就要保不住了,實際上,穆迪已經把CDs調至AA級別了。評級下調會產生連鎖反應,目前大宗商品及金融資產多以美元標價,一旦美元評級被下調,與之相關的資產也會受到負面影響,這種影響相互疊加,威力是不會小的。這樣一種局面是任何經濟主體都難以接受的,我們可以總結一下:(1)美債違約的后果不是美國所能接受的;(2)美債違約也不是美元所能承受的;(3)它更不是全球的信用貨幣體系所能承受的。
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美國沒有退路,只能盡力促成方案的實施,費爾南德斯的表態不會變成現實。
孫小美:既然美債違約是不能接受的,那為什么債務上限的談判遲遲沒有結果?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徐彪:既然大家都不能承受,我們就要反問一下,美債違約能不能得到控制?我認為是可以的。現在有一個備選方案,美國總統奧巴馬可以繞開參眾兩院,直接調整債務上限,其依據就是《憲法修正案》的第十四條。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參眾兩院在債務上限問題上遲遲不能談妥,并不是債務上限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對打開債務上限所要附加的條件沒有談妥,此處的附加條件本質上是對于未來十年的緊縮程度應該到達什么樣的程度,或者說赤字削減應該到達什么樣的力度。在債務上限問題之前,奧巴馬提出的設想是十年之內減少4萬億美元的斥資,但這樣一個設想并未得到認同,長期以來,赤字問題一直困擾著談判雙方,由此讓債務上限愈演愈烈。
我認為,調整債務上限只是時間問題,8月2日即將到來,屆時美國將會面臨較大的考驗,但是基于各方利益,美國應該會在附加條件方面草擬折衷方案,進而促成債務上限調整方案的正式通過。
(本專欄由深圳電臺先鋒898《創富贏家》節目與《股市動態分析》雜志社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