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小板綜指繼續跟隨主板整體反彈,全周上漲3.02%,表現稍好于創業板指數2.76%,更好于深證成指1.52%及上證指數0.48%的同期漲幅,成為上周表現最好的成份指數。在可統計的58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有482家上漲,只有101家下跌。其中,無一家中小板公司的周跌幅超過了10%以上,卻有26家中小板公司的周漲幅超過了10%,而剛上市的比亞迪周漲幅更是達到了27%,表現相當突出。塔牌集團(19%)、常鋁股份(18%)、國創高新(15%)、天齊鋰業(15%)、梅花傘(15%)等漲幅居于前列。而在可統計的23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普漲情況也較為明顯,有193家公司上漲,只有40家公司下跌。其中,也無一家公司的周跌幅超過了10%,卻有11家公司的周漲幅超過了10%以上,漲幅居于前列的是昌紅科技(14%)、福星曉程(12%)、大禹節水(11%)、上海凱寶(11%)、安科生物(10%)等。
如果從換手率來看,雖然中小板整體反彈明顯,但整體平均換手率只有13%左右,稍低于創業板整體16%的平均換手率,可見成交和換手仍然相當低迷。
滬深兩市自今年4月18日波段高點下跌以來,B股、創業板和中小板成為跌幅最大的成份指數,上證B股、深證B股分別下跌了24.11%和18.81%,而創業板、中小板則分別下跌了19.88%和18.01%,明顯超過了全部A股16.21%的同期跌幅。而上證指數自6月20日探底至2610點后反彈以來,基本上沿續了“跌得越多,彈得越大”的走勢,B股和中小板成為反彈最大幅度的成份指數,創業板則相對偏弱。
從6月1日至6月28日反彈以來漲幅最大的個股來看,中船股份、中原特鋼、天業股份、獅頭股份、塔牌集團等,都是屬于上述反彈居前行業中表現最強的個股,但近期走勢已呈現放量滯脹、臨近尾聲的跡象,說明本輪反彈行情的第一階段在6月底將暫告一段落。
從技術上看,上證指數在短期突破了30天均線后,出現暫時的休整。預計這是近期市場行情在2750點下方整固的過程,在回調整理時可選擇合理的介入時點。目前5周均線已拐頭,只要周K線站穩5周均線(2710點附近),波段漲勢有望確立。未來反彈能否持續延伸,則要看是否在7月重回2850點以上并站穩,且有量能支撐,這是判斷市場行情能否形成中期波段上漲的重要依據。
另外,目前已約有77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中報業績預報,其中約603家業績預增,約占預告公司80%左右。其中,預測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0%的,約有271家。隨著7月至8月中報臨近,且中小板將在7月公布全部的業績快報,再加上近期市場逐步回穩,預計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業績大幅預增公司走勢將有望活躍。從剛公布的業績預告時間來看,在59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只有97家公司是在7月公布業績的,比例僅約在六分之一左右。而在236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也只有46家公司的中報是在7月公布,其比例與中小板基本相當。預計7月公布業績且業績大幅預增公司的股價表現將可能首先體現,建議短期關注其交易機會。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對市場行情的中長期走勢及本輪的反彈高度、持續時間還是相對謹慎。原因在于,目前市場依然缺乏整體性的戰略投資機會,中小板指數在反彈至6620點至6680點時,仍存在較大的壓力。如果不能在后市成功站穩在以上所述的點位,說明市場的反彈力度不足,未來繼續調整的概率還是相對較大。另外,通脹壓力雖然下半年有望暫時緩解,但可能仍將居高不下,而資金面緊張格局無有效緩解、企業業績增速有所降低等,都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未來中小板指數的反彈高度,因此目前只能立足于波段交易性行情進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