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的興起(1)
對沖基金的聲名鵲起要歸功于索羅斯,他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在1992年和英國央行叫板,拋空英鎊,最后他贏了,一筆交易賺了超過10億美元。幾年之后的亞洲金融危機中,當時馬來西亞的總理馬哈蒂爾博士就曾經指責索羅斯率領投機分子沖擊亞洲貨幣,他說索羅斯是個白癡,說整個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場猶太人策劃的大陰謀。
近幾年中,馬哈蒂爾博士已經改變觀點,承認像索羅斯這樣的基金管理人也有有用的一面。
梅里韋瑟意識到對沖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形式能給他帶來的好處:不再受大機構里面各種婆婆媽媽的政治斗爭的干擾,自己做自己的老板,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各種他在“套”的時候使用過的套利手段。他的很多想法都和當年西蒙斯為什么要自己出來做老板的想法一致。無獨有偶,西蒙斯的大獎章也是一個對沖基金,而且是對沖基金里面的佼佼者。
1993年,梅里韋瑟要成立一個對沖基金,基金的名字就叫“長期資本管理”基金。梅里韋瑟的計劃是募到25億美元開張,這個數字在十幾年后對于一個新的對沖基金來說不算是離譜,但在當年卻是一個天文數字,許多已經在運作的對沖基金的資產連這個數字的1/10都達不到。非常成功的大獎章基金在1993年的資產也不過是27億美元,而從那一年起,西蒙斯已經決定不再接受新的投資者加入。也就是說,西蒙斯當時認為這個資產規模已經不能再大了,但是梅里韋瑟的起始資金目標就是類似的規模。如果不是最大的、最好的,對梅里韋瑟來說就是失敗。他仍然要走量化路線,但是這一次他認為不能只找幾個博士、教授就行了。要做最大、做最好,他必須要到達象牙塔的最頂端,找到在金融學研究領域能夠去華山論劍的人物。
他找到的是默頓和舒爾斯。
默頓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一位知名的社會學教授,“自我實現的預言”這種提法就是默頓父親最先提出來的,意思是說,某個預言被提出來之后,人們都認為這個預言會實現,所以相應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這使得預言真的實現了。很多年后,默頓父親提出的這個說法很殘酷地實現在自己兒子的身上,人們都預測長期資本管理撐不住了,所以大家都把它當成是死馬,最后它就成了死馬。默頓很小就喜歡賭博,他玩紙牌游戲的時候會先盯著燈泡,這樣他的瞳孔收縮,對手就不能從他的眼神里面猜出任何東西。他的本科和博士分別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讀的,博導是赫赫有名的經濟學泰斗薩繆爾森教授。畢業之后他留校任教,之后他又轉到哈佛任教授。對很多金融界的學者來說,默頓無疑是個天才。20世紀70年代初期,他開創了“連續時間金融學”的先河,有人曾經說過:“現代金融學的所有成就都是默頓70年代研究成果的腳注?!边@當然有些夸張,但卻不是毫無根據的。很多人都拿默頓對金融研究的貢獻跟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相比較,可見他的影響之大。
舒爾斯的學術成就可能沒有默頓高,但是在金融界的名頭卻要比默頓響亮,因為誰都聽說過給期權標價的布萊克-舒爾斯公式。舒爾斯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父親是名牙科醫生,舒爾斯的成績并不是很出色,也不像默頓那樣從小就能看出長大以后將會是個大學究,但是舒爾斯很小就顯示出了愿意嘗試新的東西,尤其是各種生意點子的特征。也許是因為種種巧合,他在后來的諾貝爾獎得主默頓·米勒的指導下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以后他首先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在那里他認識了布萊克和默頓,后來他又先后轉到了芝加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教書。
舒爾斯和布萊克在前輩的理論上有所突破,于1973年提出了給期權和其他各類金融衍生工具準確標價的一種全新的方法,這也就是常常被人們提到的布萊克-舒爾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