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重要經濟數據正在公布之中。研究機構普遍預計,5月份CPI同比漲幅可以達到5.5%甚至更高,并且受干旱推升農產品和食品價格的影響,未來CPI走勢依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食品價格上漲推動CPI 走高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中旬肉價開始大幅上漲,而5月下旬食品價格繼續較快上漲。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預計5 月食品CPI 環比出現反季節上漲。5 月食品環比漲幅較大的主要是受干旱影響嚴重的淡水魚類和需水量大的蔬菜品種。豬肉價格則繼續反季節上漲。5月PMI 中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落,預計5 月PPI 同比漲幅較4 月顯著回落,顯示在政策持續從緊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行作用下,上游生產價格通脹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彭文生預計,5 月經濟活動總體呈小幅放緩態勢——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企業去庫存行為顯著;消費穩中有升;出口增長放緩,進口增長上升,順差額較4 月擴大;5 月貨幣環境維持從緊態勢,M2 同比增長微升,但貸款增速繼續放緩。
對于食品價格的影響,長江證券分析師李冒余指出,在6、7月份,豬肉價格仍將會保持快速增長而不會回落。菜價和糧價方面,受旱情影響,漲價預期都有所提高。“5月菜價快速反彈超我們預期,且目前正是世界范圍災害頻發的季節,外圍糧價上漲預期向國內傳導也難忽視。”
高華證券分析師喬虹則表示,“受過去數月貨幣供應/實體經濟放緩的影響,非食品CPI 升幅收窄。雖然近幾周國內煤和水泥等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但對PPI 的影響可能滯后,并在6 月份PPI 數據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對于后期的CPI走勢,彭文生認為,6 月CPI 同比破6%的可能性加大。李冒余則表示,預計5-6 月CPI 都在5.5 以上,6 月在基數效應下壓力更大,不過進入三季度,隨著翹尾因素和貨幣供給引發新漲價因素的共同下降,以及食品供需的基本穩定,CPI 的走低還是可以期待的。
實體經濟增長放緩
對于經濟增長形勢,長江證券分析師李冒余并不樂觀。“5 月PMI 如預期內繼續回落,但是速率相對溫和,促使我們對未來經濟是否加速下滑有些疑慮。生產有所起穩顯示階段性的資金緊縮緩解,且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投資沖動較一般年份更加強烈,5-6 月仍難避免開工需求,因此我們認為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但房地產市場由于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淡季后的前景并不樂觀。考慮房地產仍然是推動我國經濟的主要動力,因此先行指標的溫和回落并不意味著增長的轉機。”
對于未來經濟走勢,李冒余表示,目前PMI 數據雖然大幅回落卻仍然維持在50 以上的擴張區間,所以還需進一步觀察PMI 指標未來的走向,6 月份仍然是一個經濟方向選擇的時間窗口。雖然去庫存周期的開始將會導致工業增加值的走低,但另一方面,受到去庫存的影響,通脹壓力有望緩解,宏觀經濟有望走出現階段高通脹、低增長的困境。
高華證券分析師喬虹表達了類似的觀點,“5 月份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和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均顯示當月制造業增速已趨于平穩。兩組數據雖下行,但經季節因素調整后雙雙較上月回升。我們認為推動5月份PMI 從4 月份極低水平反彈的原因來自供給面而非需求面。”
喬虹指出,調研顯示5 月份電力中斷的發生次數明顯少于4 月份,而且日本地震引起的供應鏈問題也迅速得以恢復。另一方面,需求面并未出現明顯的反彈跡象,因為國內政策的持續緊縮制約了內需增長、并造成年初至4 月份實體經濟增長大幅放緩,與此同時,外需、特別是來自美國的需求也出現了更多增長放緩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