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銀監會公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的文件,值得關注。
第一,政策開始關注經濟下滑和中小企業困境,初現微調跡象。4 月份經濟已經明顯下滑,但市場覺得經濟還不夠差、通脹高企阻止政策放松。在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市場缺乏機會。本次,端午假期未加息、銀監會改進中小企業融資均表示政策可能出現局部微調,這對市場情緒的修復作用巨大。去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市場反彈可能分為兩波:政策預期改善和經濟實際改善。去年7月份政策預期改善使市場從2300到2600點,而經濟實際改善使市場從2600到3000點。
第二,窄幅波動使右側投資陷入困境。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區間只有300多點,等看清楚趨勢往往空間不大,波動區間的減少逼迫投資者及早出手,要么早做、要么干脆不做。
第三,2700點有較強安全邊際,最近底部信號出現。兩個月前,我們測算2700點有較強安全邊際,最近底部信號出現:(1)市場被悲觀情緒主導,5月隱含股權成本和隱含ERP均大幅跳升至均值加2倍標準差的極值水平,歷史上來看,每當隱含股權成本和隱含ERP達到極值水平時,市場均進入底部區域;(2)新股上市首日溢價率跌至歷史底部,并且破發股成堆,一年內上市的340只新股中已有200只破發;(3)產業資本增持更加積極,5月增持金額和增持家數創年內新高。
第四,成長和周期均有機會。常理來講,政策放松、經濟預期改善,周期股會迎來估值修復的行情。而此次政策微調定點在“中小企業”,前期成長股確實下降挺多,當中已經錯殺了不少優質的股票。最近,關心成長股的投資者越來越多,而申萬消費品和TMT分析員(電子通信行業研究員)也變得更加積極。
第五,后續還需關注房價和通脹數據。目前,房價有所松動,通脹還在高位,政策主要調控的兩個目標正處于關鍵階段,后續政策走向和市場反彈的力度始終取決于這兩個數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