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筆者擔憂的下跌在本周成為現實,也給四月的市場走勢來了個樂極生悲,市場似乎在反復驗證調整市道中“樂觀遇調整,悲觀現轉機”的真理。在此次風險釋放后,我們該如何研判五月的市場走勢?又該制定怎樣的操作策略?
技術分析中有兩大極為正確的理論:第一,量比價先行;第二,市場價格走勢反映一切信息。前者,筆者基于對量價關系的分析,早在滬指突破3000點后指出如果成交量跟上則會“而今邁步從頭越”,反之調整將到來,而在四月的最后一個交易周中的下跌,很好的詮釋了3000點上方終因成交不足導致了本次下跌,可見成交量在研判行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者,本周的下跌,也已經詮釋我們未知的基本面變化,可能新股發行加快,可能加息節后臨近,可能資本利得稅不久開征,可能產業資本等加快減持,可能美元強勢,可能我們經濟就此轉入低增長等等,有道是無風不起浪,盡管我們未知,但不代表既得利益者不知。可以說下跌將銀行股上漲掩蓋的出貨變成既定事實,指數跌幅不大,但個股面目全非,占盡資本優勢的既得利益者不僅通過做空在股指期貨上賺錢,而且在極度恐慌中可從容逢低建倉,來回波段套利,榨取中小投資者的利潤。
面對下跌,多數投資者是無能為力,而在頂部準備逃頂和底部抄底,同樣也是難度極大的,于是對風險與機會的確認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就在本周的某個中午和朋友一起喝茶聊起市場,朋友有個觀點“其實,我們以前都錯了,風險是不能回避的,而是要把握的,近期連續大跌,我們怎么能夠回避呢?只有與機會一樣去把握風險,才能真正做到所謂的回避風險。”,仔細想想,朋友說的還是蠻正確的,上漲與下跌同樣需要把握,這是對一個方向的把握,譬如做股指期貨或者商品期貨,你判斷對了上漲和下跌,都能賺錢,只是就我們A股只能單邊做多才能賺錢而言,你很少知道頂部來臨而逃頂,而多數的時候你只有在頂部即將確認或者確認的過程中去把握這個風險,才能控制好風險,所以呢,這個風險也是一種機會的把握,相對而言也只有把握住了風險才會賺錢,因為不虧錢就已經賺錢了。
就四月而言,前高后低的走勢,如果沒有把握好這次調整風險,基本上也就是將利潤全部回吐了,也將極大的影響五月的市場。僅就技術上而言,四月末的走勢在復合頭肩型頸線位3050點附近折返,其實宣告對復合頭肩底的突破流產,復合型右肩再度轉入構造中,或者美其名曰蓄勢再來,當然,這是一種樂觀的研判,即使右肩低點被擊破,形態還有可能轉向復合型雙底的構造,也還允許滬指重返2661點附近尋求支撐,這也暫時不會改變做底的特征。只是我們需要清楚一點的是,趨勢上滬指已經擊破了2661點以來的上升趨勢,根據筆者實戰系統中的支撐、阻力、趨勢改變的有效性原則,滬指后市將有一個對被突破點的技術性反抽,也就是說滬指將在五月初期繼續反抽挑戰3000點。
既然存在反抽,那么四月末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走勢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也將會允許五月的市場出現一些變數:第一,四月末的低點2871點為階段性拐點,復合型右肩繼續構造中,指數將繼續挑戰3000-3067點阻力區;第二,確認破位,反抽3000點后繼續走低,再度下破2871點,而后向更低點找尋支撐,或將右肩構造形態變復雜,此種走勢不會深度下跌到2661點,極有可能止步于筆者年初指出的滬指本年度價格中樞2800點附近;第三,反抽確認后擊破2871點,成交低迷中延續陰跌走勢,滬指將深度回調到2661點附近止跌反彈。然而,根據“量比價先行”原則,如果后市在反抽過程中,沒有成交量的配合,換言之成交如果不放大,則反抽的高度有限,進一步而言,成交不大將導致指數無法創新高,那么從目前基本面上分析,五月份難以激活增量資金,預計反抽后回調的概率偏大一些。
操作策略:第一,五月初可積極參與超跌反彈,但需要見好就收,且審慎搶反彈;第二,3000點附近將逢高減持調整持倉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