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小板綜指出現今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如果不是周五在年線附近小幅止跌反彈,可能將跌得更多。綜指全周大幅下跌5.97%,雖好于創業板指數-9.15%跌幅,但仍遠差于深證成指-3.11%和上證指數-3.29%的同期表現。這次中小板的大跌,在技術上有較明顯頭肩頂的走勢,且目前將面臨年線下破可能。如果下破09年至今形成的上漲趨勢,未來中小板將有可能開始步入下跌調整周期,這是未來中小板投資者不得不謹慎面對的風險。
在可統計的57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上周只有37家小幅上漲,且只有雪萊特(10%)一家的周漲幅超過了10%;卻有536家公司下跌,而周跌幅超過10%的中小板公司多達144家,其中尚榮醫療(-24%)、中材科技(-22%)、星網銳捷(-22%)、廣州國光(-21%)、威爾泰(-20%)、高德紅外(-20%)、青龍管業(-20%)這6家公司的周跌幅更是超過了20%以上。這些中小板公司上周大跌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一季度業績遠差于預期所致。
預計5月影響A股市場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脹繼續創出新高,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或加息的可能性仍存;4月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復蘇情況;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可能出臺;4月我國主要投資項目開工情況;海外經濟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從這些影響因素來看,今年上半年,高通脹下的流動性收緊累計效應將可能逐步顯現,對二季度A股市場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約。
從4月已經公布的A股上市公司年報業績分析,截至2011年4月20日,約有1703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報,其中有可比業績的公司1613 家,凈利潤15354.1億元,較2009年同期上漲37.75%;如果把已發布2010年報公告及預告的1858家公司一并統計,凈利潤15737.05億元,較2009年同期上漲38.39%,兩者的業績增速比較接近,且增速明顯較大。目前,根據已經公布年報和全部A股、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整體業績來看,每股收益分別平均為0.5075元、0.5680元和0.6485元。其中,除了創業板2009年剛上市那年的每股收益高于去年外,全部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均創出歷史新高。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整體凈資產收益率卻開始出現下滑。而通脹上漲、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未來上市公司業績下滑風險將逐步顯現。業績風險將使大小盤股的股價表現分化,大小盤股溢價縮減趨勢將繼續延續。目前盈利大幅低于預期的公司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在其盈利被下調后,對應估值仍然偏高。
在基金普遍接近滿倉情況下,如果整體需要進行投資品種的調倉,那必然將拋售部分所持品種,轉而增持其它看好品種,導致市場可能產生先調后穩的走勢。另外,從以往投資經驗來看,每年基金公布其季報和季度投資組合后的1月、4月、7月、10月,都存在調倉可能,市場的波動由此受到影響。例如,2010年的市場行情,基金的此類調倉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影響了以下行情產生:A股市場在4月16日出現大幅下挫,在7月2日探底后開始止跌反彈,在10月8日國慶假期后大幅拉升。而在基金可能存在的調倉行為中,中小板和創業板是近期最有可能被減持的對象之一,這是投資者需要暫時謹慎的。
我們認為,近期政府提出了“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通脹的主要成因部分來自貨幣超發。目前從緊的貨幣政策表明,堅決把抑制通脹作為今年第一調控目標。在此情況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是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當然,在大盤股跌幅有限的情況下,本輪市場指數下跌的幅度應該不會再如去年那么大,但近期行情調整的概率相當大,而且個股跌幅有可能會遠大于指數。除了金融等少數大盤股能支持外,一些基金重倉股調整的幅度相對偏大,基金調倉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因此現在最好的策略就是輕倉觀望,回避風險,暫時不宜抄底,耐心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