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基金經理簡介:劉宏
碩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項目經理、云南國際信托公司資產管理總部高級分析師。2008年4月,加入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華商動態阿爾法混合型基金經理助理。
對于投資者來說,什么是價值?
作為正在發售的華商價值精選擬任基金經理劉宏這樣的回答:“首先是獲得正收益,然后再去戰勝業績基準,最后能夠在較長的時間里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在劉宏的心目中,只有滿足這三點才能談得上是有“價值”的投資。
對于基金名稱中的“價值”二字,劉宏也有著獨特的見解,“我對‘價值’認識有別于經典,我要做有‘中國特色’的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中國應用
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巴菲特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在世界各地廣受追捧。但在中國市場,尤其是在2007-2009年市場大跌的情況下,一些以價值投資為主導的資產管理人和投資者,表現卻難以讓人滿意,經典在中國的市場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對此,在美國學習多年的劉宏卻有這樣的認識:“理論本身沒有問題,但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劉宏認為“在中國價值投資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并不是機械地照搬或者簡單復制。要結合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準確領會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
基于對“價值”二字的重新認識,劉宏在經典投資理論的框架下,借鑒核心原則,在充分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及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的基礎上,用“長期”、“穩定”、“成長”、“估值優勢”,四個關鍵詞定義“價值”。他認為有價值的上市公司是具有長期穩定的發展前景,業績受經濟波動影響相對較小,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成長性,而且其股票價格具有相對估值優勢。這樣的企業往往能夠穿越經濟周期。
基于“成長”眼光捕捉機會
在經典的價值投資理論中,“價值”與“成長”是對立的,但在劉宏看來,在中國能‘成長’即為有‘價值’。在他看來,整個中國經濟處在一個快速的發展期,如果企業不成長,就意味著后退,更不會產生任何價值。
因此在談及華商價值精選投資理念時,劉宏介紹說,將充分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及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基本面研究,以長期發展的眼光捕捉中長線投資機會。在基金配置上,將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從國計民生的長期發展角度,綜合分析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主導下,中國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時期中具有長期發展前景的產業、行業、經濟區域,對成長性明確、發展潛力大、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小的行業和經濟區域進行重點配置。
具體的投資機會,劉宏認為有個三個方面:一是七大新興產業。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作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這是中長期的投資機會;二是西部大開發,相對東部而言,西部的發展還相當不夠,國家的緊縮政策也不太會緊縮到西部,這里會蘊藏很多好的投資標的;三是與保民生相關的行業,“保民生”是今年兩會的焦點,“從效率到公平”的轉變,將是一次收入分配的調整,以及投資結構的調整。而從國內的經濟形勢和國外的地緣政治現狀來看,政府會不斷加大保民生的力度。
以整體業績詮釋“價值投資”
投資者在選擇新基金的時候往往要看公司整體的投研實力,這個恰恰是劉宏最有信心的。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華商基金在業界雖屬年輕一代,但其投研核心團隊成員都是經歷數次牛熊市考驗的“老人”,其基金經理平均從業經驗在9年以上,整個投研團隊變動率很低,團隊穩定度較高。
近兩年來,華商基金以良好的整體業績展示了公司的實力,旗下基金產品業績均位于同類基金前列。投研團隊善于順應市場趨勢靈活配置大類資產,能夠準確把握市場脈絡和“精選個股”的能力等到了市場的驗證,較好詮釋了價值投資的博大精深。在2010年,華商盛世成長基金在全部開放式基金中收益率排名第一,公司旗下全部基金產品綜合凈值增長率第一,公司管理規模增長第一。
對價值的獨特見解,良好的公司背景,或許華商價值精選基金能夠成為投資者正在尋找的有“價值”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