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
三大邏輯挖掘投資機會
招商基金認為2011年將注重從三大邏輯出發挖掘投資機會。
第一個投資邏輯是對經濟周期演變的判斷。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近三年的調整,一個新的持續3到5年的中周期即將啟動。推動這一中周期的動力主要來自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和制度創新。在此過程中,健康合理化消費、安全需求和信息需求的提升、人工替代、高度管制行業的市場化等等,將帶來諸多行業的投資機會。
第二個投資邏輯是尋找經濟增長的動力。經濟結構調整會是長期的過程,為了保證經濟增速和社會穩定發展,投資依然會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力。所以,未來傳統行業、新興+消費行業,這兩條主線都會有很多投資機會。
第三個投資邏輯是做資產比較。去年銀行股受到政策調控因素壓制,估值偏低。但從年報中,發現銀行成長性都在20%、30%以上;去年大家預期高增長的一些公司,今年逐個被驗證許多并未實現高增長。所以,今年要從成長性、估值、行業景氣等角度對資產進行比較再做決策。
農銀匯理基金:
貨幣緊縮政策或將繼續
不久前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3月經濟數據普遍超預期。超預期的宏觀數據表明,盡管實行了緊縮政策,經濟并未出現市場預期的回落,總需求下降不是太明顯,物價仍維持在高位,市場流動性也仍然充裕,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緊縮政策將繼續維持。受央行通過匯率改革抑制輸入型通脹的宣示鼓勵,未來會有更多熱錢流入國內,面對市場流動性泛濫的局面,央行其實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回收流動性。其手法不外乎發行央票、上調準備金率。
不過,農銀匯理基金認為未來加息的空間已經不大,因為我國經濟運行的機制比較復雜,基準利率的上調對抑制偏熱的沖動效果有限,而數量化工具更加有效,而且,太高的利率勢必影響到前兩年大量舉債的地方融資平臺的償債能力以及狙擊熱錢的努力,就市場影響而言,其影響也有點鈍化;但上調準備金率的空間相對還比較大,只要熱錢不斷涌入,到期央票量較大,準備金率則可能繼續上調。
華夏基金:中期樂觀
下半年將擇機加倉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日前在京舉行春季機構投資報告會,就投資者關心的股市投資策略,華夏基金總結為“短期不悲觀、中期樂觀”。華夏基金認為,通脹壓力下半年預期逐步緩解,經濟短期出現放緩跡象,中期看,可能處于新一輪經濟周期起點。目前,股票市場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歷史水平,但估值結構性差異較大。近期投資保持中性倉位,重視自下而上精選個股,下半年將視通脹和經濟形勢擇機加倉。
債市投資策略方面,華夏基金認為,全年債券市場總體資金面趨緊張,債券市場在目前收益水平上很難產生系統性機會。今年,華夏基金在債券投資上將依據政府流動性政策,在資金最緊張時反向提高組合久期,堅持“買入持有”的信用策略,并關注可轉債低價配置機會和波段操作機會。
匯添富基金:抗通脹
與避險需求推動金價上漲
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儲備貨幣,美元不值錢,坐擁龐大外匯儲備的國家如中國等都行動起來采購黃金。目前中國、俄羅斯、印度、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巴西和新加坡等新興國家或地區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比重平均低于3%,中國和日本的外匯儲備中黃金僅占1.6%和2.5%,比起美國的70%德國的66%,亞洲儲備中黃金比重嚴重不足。中日外匯儲備如果將黃金儲備增持至10%(世界平均水平),那就等于2010年全球黃金產量的3.5倍。
金價急漲,是資金不信任國際金融秩序和各國財政長期減赤的結果,在這些疑慮沒有得到消除之前,資金需要超乎主權之上的避險工具,需要不受主權債務、貨幣發行影響的財富載體。近年連綿不斷的各種危機:朝鮮、歐債危機,美國復蘇不穩和最近的中東北非風波等,使黃金的避險功能更顯突出。抗通脹和保值需求已成為近期民間藏金熱的主要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