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
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擬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至3000元,將稅率從9級變為7級。上調個稅起征點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深圳電臺先鋒898(FM89.8)上午9點至10點播出的《創富贏家》節目主持人孫小美與特約評論員國世平就此展開了討論。國世平表示,采取全國統一的政策將個稅起征點調至3000元難以實現個稅的目標,意義不大。
孫小美:目前,管理層正著手審議個稅修正案草案,擬將個稅起征點提高至3000元,對此,您怎么理解?
國世平:按照國際慣例,稅收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于貨幣政策,比如利率必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但稅收政策卻完全不同。在國外,稅收政策或財政政策會根據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政策,而我們國家卻并沒有這樣做。廣東地區的收入水平在全國范圍內相對較高,如果采取統一的稅收政策肯定不行。比如廣東地區的居民可能覺得工資很低,而青海、蘭州等省市的居民可能覺得工資較高,兩地是有差別的。現在采取的措施是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實施相同的稅收政策,肯定是有問題的。現在準備將個稅起征點上調至3000元,其實3000元的起征點對廣東地區遠遠不夠,什么原因?通脹高居不下,各種成本持續增加,不能達到給最低收入階層減稅的目標。比如原來工資超過2000元需要繳稅,現在雖然將個稅起征點調到了3000元,但同時居民工資收入也因為經濟的發展及通脹因素漲到3000元,還是要繳稅,并沒有因為上調個稅起征點而免予繳稅。所以我覺得很奇怪,全世界的稅收政策都是根據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政策,而我國不同地區的收入差異化這么大,稅收政策理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制定,但我們卻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根本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像廣東這樣該減稅的地區并沒有得到減稅。
孫小美:個稅起征點應考慮收入的各項法定支出與消費支出等,如五險一金,考慮當前的通脹因素,3000元的起征點會不會太低?
國世平:制定稅收政策的目標是盡量讓低收入者不繳或少繳稅,但若采取當前的政策,就難以達到目標,其實稅收政策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實施不同的政策。一個健康社會的構架應該類似于橄欖球,最高收入階層與最低收入階層相對比較少,而中產階級是最多的,中產階級占據社會主流,這樣的社會是比較穩定的。而現在采取的稅收政策并不利于橄欖球模型的形成。最有錢的企業家從來不繳稅,低收入階層也繳不了稅,中產階級幾乎承擔了社會全部的稅收,這是沒有道理的。正常情況是,高收入階層應該多繳稅,企業家賺了那么多錢,憑什么不繳稅?稅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小康社會的中堅力量就是中產階級,讓中產階級減稅才有利于發展。
孫小美: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中國高收入階層投資房地產的意愿有所下降,對比之下,投資移民的熱情高漲,會產生什么問題?
國世平:這種情況對中國社會是不利的,這些高收入階層覺得在中國社會沒有安全感,尤其是經濟方面的安全感,遂大量投資移民。投資移民會造成兩個方面損失,一是人才損失,他們中的很多人實際上是社會的精英階層;另一方面是資金的損失,如果這些資金留在國內,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是有好處的。現在,中國最需要的人才和資金都出去了,我覺得監管當局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有必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本來,我們國家逐漸強大,未來發展趨勢肯定向好,為什么還要移民呢?肯定有不安全的因素!
順便說一下,中國的房地產資產已經到了高位,誰都知道,房地產市場壓都壓不住一般預示著見頂。過去幾年是信用泡沫破滅,我今年最擔心的是資產泡沫破滅,高位運行的房地產資產極有可能會破滅,投資房地產必須謹慎,不要高位接盤。
(本專欄由深圳電臺先鋒898《創富贏家》節目與《股市動態分析》雜志社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