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季度各大指數,除了代表大指數的滬深300、上證指數上漲超過3%外,深綜指、中小板綜指、創業板綜指等小指數均下跌,其中中小板跌幅5.1%、創業板下跌最大為11.46%。這個數據或許為我們指引出二季度的投資方向。
本周,工、農、中、建等銀行集中發布2010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8%、46%、29%、26%。已經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業績整體上略超預期,華夏、民生、興業分別同比增長59%、45%和39%。更令人驚喜的是,興業銀行還實施了10股轉增8股派4.6元的分配方案,對于“銀行業已經不具備高成長性”的論調無疑是最佳反擊。
經濟形勢仍不清晰,國際政治局勢動蕩不安,各種自然災害的意外不斷……過多的不確定性正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在此背景下,尋求盡可能高的安全邊際正逐步成為共識。本周基金年報公布完畢,從各大基金公司對于未來市場的判斷也可見一斑,包括華夏基金王亞偉在內的諸多基金經理正將目光投向銀行、地產等已經被市場擠了兩年幾乎沒有什么泡沫和水分的“木乃伊”。幾大銀行中,中行、建行、工行的股息率均超過4%,遠超銀行存款收益率,對于大資金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
本周幾大國字號的電力公司也相繼公布年報。這幾年火電比銀行、地產更慘。在煤炭市場化定價,電價無法煤電聯動的政策約束下,火電公司陷入虧損泥潭數年。身處困境,近兩年,電力公司從內部管理、節能、技術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業績表現雖然不佳,但一些公司已經從虧損走向盈利,華能國際、國電電力的股息率均超過3%。這樣的公司,哪天政策的天平稍微向它們傾斜,相信一定能給市場一個驚喜!雖然鐵樹開花的等待過程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