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索羅斯都對中國市場很關注,西蒙斯應該也不會袖手旁觀。2008年2月,西蒙斯的基金公司獲得了印度證券監管機構的批準,可以在印度股票交易所上作為海外投資人直接進行交易,既然關注了印度,就沒有理由不關注中國。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2008年間西蒙斯也和中投公司在接觸。與巴菲特和索羅斯不同,西蒙斯極少接受采訪,也從來沒有寫書討論過自己的投資哲學或者經歷,更不可能向別人炫耀自己賺多少錢。他賺多少錢的數據都是業界根據他的基金表現推算出來的。
對于記者采訪,西蒙斯有一次引用喬治·奧威爾的小說《動物農莊》里面驢子的話說:“上帝給了我尾巴來趕走蒼蠅。其實我寧愿不要尾巴也不要蒼蠅。”
西蒙斯是誰啊?他為什么能賺那么多錢呢?
半夜吃炸雞的大學生
西蒙斯的全名叫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詹姆斯常常被人稱做吉姆,這種簡稱在美國是很常見的。他于1938年出生在美國波士頓郊區一個猶太家庭,是家里的獨子。他的父親經營一家制鞋廠。據說很早的時候,西蒙斯就開始表現出對數字、形狀超出年齡的興趣,他說自己3歲就想學數學了。
他3歲的時候有一次大人告訴他汽車的油箱開幾天就沒有油了,這令他十分不解,因為他認為汽車會首先用完一半的油,然后接著用去剩下的油的一半,再一半,再一半,這樣下去,總會有一丁點兒油剩在油箱里面,永遠也不可能用完。這當然是蘇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著名悖論,西蒙斯多年以后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笑著說:“對一個小孩子來說,這個想法應該是很復雜的吧?!”
在后來的采訪中,他還提起小的時候曾經想過開一家電影院,因為當地只有一家電影院,或者做一個猶太教的學者。他又自嘲說,幸虧沒有。是啊,如果他開了一家電影院,或者成了宗教人士,波士頓附近可能會多一間平常的電影院,或者附近的猶太教教會多一個說話慢條斯理的牧師,但是投資行業卻會少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在波士頓附近一個叫牛頓的小鎮讀完中學,西蒙斯進了麻省理工學院讀數學。他當年的導師數學家辛格回憶說:“西蒙斯的悟性很好,他能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原理,這是很罕見的。”西蒙斯回憶自己在大學本科時代學習很用功,課外玩起來也很瘋,花最多精力的是和幾個同學一起玩猜點數的紙牌游戲。要想在這個游戲里制勝必須要有很好的概率計算能力和記憶力,一般人都會覺得很頭疼,完全把它當成撞大運的游戲,但是對于這幾個數學系的學生來說,這正是他們放松大腦的最好辦法。他們常常開夜車,玩到凌晨,然后大家擠進西蒙斯的老爺車,開到離麻省理工學院所在地劍橋鎮不遠的一家很有名的、半夜里仍然開門的烤雞店大吃一頓。西蒙斯的導師辛格也常常在那里吃雞:一邊啃骨頭,一邊啃高深的數學問題。還不到20歲的西蒙斯覺得這種生活非常愜意:雖說導師都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還可以半夜在炸雞店里面鉆研數學問題。這使西蒙斯非常向往。很多年里,西蒙斯都一直和辛格保持聯系,過去他們是師生,后來是朋友。當時一塊兒打撲克、開車吃烤雞的有兩個哥倫比亞籍同學,也都一直是西蒙斯的好朋友。學士學位拿到手的時候,西蒙斯還和其中的一個同學騎著小摩托車從波士頓一路玩到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
1958年,20歲的西蒙斯用了3年學完了本科,轉投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攻讀數學博士學位。那時候西蒙斯還對投資、交易之類的事情興趣不大,但是幾年后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的一項投資卻為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和那兩個哥倫比亞的同學——三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系畢業生——聯手在哥倫比亞開了一家制造聚乙烯地板的工廠,西蒙斯的父親幫了他們一把,為他們墊付了一筆起始資金。這家工廠的投資后來回報豐厚,賣掉股份之后拿到的錢讓西蒙斯交給別人投資在金融市場,很短的時間里面就暴增10倍,這很可能是西蒙斯走出學院的象牙塔、闖入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不過這是后話。
(本文節選自《解讀量化投資:西蒙斯用公式打敗市場的故事》,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