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告訴我說,現在的東京像座“鬼城”。因為限電,只有有限的時間才有燈光,不用提原先燈紅酒綠的熱鬧了。很多場所都沒有正常營業,街上空空蕩蕩,沒什么人。空氣中總是彌漫著灰塵,看起來灰蒙蒙不見天日。
實在難和一直以來在影像資料中以及別人口中那個光鮮亮麗、緊張有斗志的城市聯系起來。
所以,在我們有時對著生活繁瑣厭倦發火時,換一種視角,來感恩生活。感謝我們有相對還算安全的生活空間,感謝春天到來路邊花開,感謝身邊的家人朋友都健康平安。
倒不是說,我們要閉上雙眼,看不見“瘦肉精”,“蘇丹紅”,看不見路邊乞討的兒童老人,看不見掠奪、混亂、不公等等丑惡。只不過,在看見這些的時候,我們也要看見正面和積極的訊息,感謝它們,利用它們,放大它們,并讓更多的人可以去被感染。
否則,會像很多人一樣,如股吧里經常看到的,變得沉迷于謾罵和發泄,于己無益,于事無補。
我自己定投了一只基金,想長期堅持,甚至作為養老基金。當時頗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的選擇不錯,兩年下來幾乎沒有關注。就在前幾天,這家公司因為“瘦肉精”事件損失慘重,我便去看了一下凈值,發現定投兩年下來盈利在10%左右,算下來年化不過5%,比定存略高。再去查了一下排名,發現近一年的業績幾乎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我大失所望,但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太久沒有關注,并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了。
當初選擇時,其還是一只有可考業績不長的準新基金,但是考慮其所在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表現均在中上,且相對穩定,便在這個方面給了其高分。規模適中,沒有太大或太小。基金經理簡歷也顯示投資經驗還不錯。加上當時有同行推薦,便選定了這只基金,作為定投對象。
我可以接受基金的排名穩定在中上,甚至中等,但不能接受其排名末端。千挑萬選,結果卻差強人意。因為自己還是犯了大錯,沒有及時“復習”。但轉念一想,錯在自己,好在還算及時,可以及時調整。
再想一步,其實我當初定投的目標也只是跑贏通脹,并且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并不是要賺取高額回報。從這個角度說,我的目的已經達到。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攢了一筆錢,比定存的收益要高,而且,除了挑選時外,我完全沒有花精力在上面。
再者,這兩年是震蕩市,有這樣的收益算是正常,如果接下來遇到一輪牛市,基金凈值會大幅攀升,年化的收益率在10%以上并不難實現,這樣的成績若是保持到退休,絕對不可小覷。
而我一開始之所以覺得頗為不滿,一來是因為畢竟自己離投資市場比較近,總有些眼高手低,可能自己的成績也比其好不了多少,但只要不差,便覺得花管理費把錢交到別人手里十分不爽——為什么不自己做?
二來,我似乎已經忘了最早定投時的初衷——強制儲蓄,穩定增值。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覺期望便越來越高,總覺得兩年了,沒50%,30%總有吧,我的某某股票還漲了這么多呢。于是看到結果難免失望。
雖然我調整了心態,但并不是說我就會繼續持有這只基金。正如之前說的,我不會讓自己持有一只業績在后二分之一的基金。只不過反省之后,我已經把“都拿來買股票吧”的想法更正了,轉而繼續打算去選擇一只業績穩健的基金持續定投。
我或許會堅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但我會至少半年檢查一次,其規模,基金經理,業績排名等基本狀況。我也會記得,我并不要求其業績飆升,但要穩定增值。我也會在一輪牛市之后止盈變現,保存實力,但不停止定投。如果再次遭遇熊市,我則會加大定投比例,以累積資本。
歸根結底,我幸運的發現,這兩年的定投其實已經實現了我的預期目標,在并沒有虧損的情況下,給了我自省的機會。
我的抱怨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好處,在承認錯誤,承認現實的前提下,發掘事情的積極面,不由得讓一切看起來都順利很多。
這是不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