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決定從2011年3月25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本次調整后,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至20%,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2月中旬以來,宏觀調控因國內外多種因素的擾動,力度減弱,節(jié)奏放緩。國內因素包括內需出現(xiàn)走弱跡象,“兩會”召開等;國際因素包括中東亂局、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等。這些因素使得判斷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前景非常困難,政策處于觀察期。
我們仍然維持此前對通貨膨脹趨勢的看法,即CPI高點有可能出現(xiàn)在年中,高點可能在6%附近。因為推動本輪CPI上升的主要動力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減弱,從2011年年初低端勞動力工資的漲幅和普遍的民工荒來看,低端勞動力供應收緊的趨勢越來越陡峭,這使得我們對中期內通脹中軸上升到4%左右的判斷仍大體可以維持。從近期仔豬價格的上升來看,豬肉價格的上升趨勢可能剛剛走過一半。進一步考慮到國際商品價格的上升和租金同比上漲的勢頭,我們認為CPI仍處在上升過程中。
給定通脹的這一路徑,只要能夠看清經濟增長的方向,那么政策將結束觀察期,重拾治理通脹的緊縮路線。
我們對2季度經濟增長的勢頭較為樂觀,季度經濟增長的勢頭較為樂觀,2月份以來內需走軟可能主要是由節(jié)能減排結束對數(shù)據(jù)的擾動、大范圍蔓延的民工荒對開工和終端需求的拖累、以及前期緊縮政策導致的庫存調整等力量造成的。這些力量的共同特征是臨時性和短期性。如果建設開工和庫存調整情況較為順利,那么2季度中國內需將有明顯的環(huán)比改善。在此背景下,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宏觀數(shù)據(jù)非常關鍵。
總的來看,通脹的趨勢較為明朗,經濟增長的勢頭有可能也將在短期內得到驗證。因此政策觀察期已近尾聲,宏觀調控可能將重拾緊縮路線。在流動性供應總量受限的情況下,如果內需向好的勢頭得到確認,那么我們對2季度市場的估值將持有相對謹慎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