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人問,歐元區加息是不是會延后,原因在于日本地震引起的短暫需求回落,使得外部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這個問題就類似于“日本地震會不會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之類,短期的震蕩實在還不足以影響主流趨勢。
首先,歐洲與日本之間的貿易額有限,從日本進口的商品不到歐洲進口總額的6%;對日出口僅占歐盟出口的3.6%,在近期猛增的歐元區出口中扮演很小的角色。因此,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對于歐洲的影響有限且是短暫的。
總體上,近期歐元區經濟數據向好,這也是近期歐元強勢的原因之一。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自2008年12月的谷底持續攀升至目前的歷史高位,預示德國經濟在中期將保持良好勢頭,核心國家的良好復蘇可能會進一步帶動歐元區周邊國家經濟,促進歐元區整體增長。
并且,隨著震后重建的開始,對原材料的需求可能加大商品價格和通脹的上行壓力,歐元區是否加息,還是取決于自身地區的發展態勢,不太會因為短期的影響而改變原有的政策趨向。
當然,從長期來看,歐洲的經濟并不會擺脫“老態龍鐘”的走勢。
總體來說,這一周,日本地震對于市場的影響似乎已漸淡去,但另一邊,利比亞局勢又急轉直下。似乎任何時候,“人禍”的影響都會大于“天災”。
聯合國安理會同意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使利比亞問題國際化。3月20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在利比亞黎波里發動了代號“奧德賽黎明”的軍事行動。利比亞將進入較長動蕩時期。
如果說日本地震不會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主流走向,那么利比亞局勢對于市場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原油和黃金的走勢上。
發生動亂以來,利比亞的石油產量迅速下降,而在正式開戰之前,不少國外的開采機構已紛紛撤離,石油產量由動亂發生之前的每天170 萬桶迅速下降到每天不到40 萬桶,減少了四分之三。即使以最壞的打算看,所有的產能消失,不過再減少40萬桶,這些產能OPEC其他的主要國家足以彌補。而利比亞的總產量在OPEC國家中也只占不到5%。
目前,原油市場已經充分預計到利比亞局勢的負面因素,除非局勢擴散到核心產油國(爆發石油危機),油價的走勢應是回到基本的供需面上,保持在高位徘徊,或溫和上漲。
事實上,西方多國部隊對利比亞開展空中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