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轉星移,自2007年3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鋅期貨合約以后,鉛期貨合約也即將粉墨登場,自此,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有色品種將增至4個,記得有個成語叫做:百卉千葩,筆者將其換成諧音字“鉛”,相信鉛品種一旦上市,也將成為商品“百卉”中最絢麗的“奇葩”之一。在鉛品種將要上市之際,為了更好把握未來鉛價走勢,筆者借本文對其品種特性和市場狀況做一個初步總結,希望能給投資者在未來的鉛投資中提供一定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一、鉛的“個性”
銅、鋁、鉛、鋅盡管同屬于有色金屬,但價格波動的幅度和節奏卻不可同日而語,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這就關乎到每個品種的個性,大多數投資者或許對于不同商品間的區別都有些基本的認識,但是卻往往難以總結出商品與商品間本質上的區別,對于同一類別的商品總是有“A”漲,“B”也應該補漲的判斷,用簡單的相關邏輯來指導投資操作,這不免會對投資、研判價格造成很大的問題和障礙。
事實上,在同一類商品中,比如有色品種,其差別除體現在不同的金屬屬性,不同的行業特征和市場發育程度外,最根本的的差別還集中在供需條件的不對稱上。我們看到,在我國,銅這個品種,自給率低,大量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超過“半壁江山”的供應被國際市場控制;相對來說,鋁、鋅和鉛在國內的產量都比較充裕,一方面我國是產鋁大國,另一方面我國的鋅和鉛的出口量也均位居全球第一。正是因為如此,在這些品種面對同樣的宏觀背景時,價格的表現才會出現很大的差別,就鉛而言,其個性更趨同于鋁、鋅兩個品種。
我們知道,投資者在判斷商品走勢時,其實就是求解商品供求的最大變量,工業品來說尤其是金屬其最大變量就是需求,這對研究鉛價長期走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鉛的需求
世界鉛消費主要集中在電池行業。據測算,全球主要經濟體鉛酸蓄電池耗鉛量所占比例高達80%,部分區域還高于這個水平。
因此研究鉛消費實質就是在研究電池行業的發展,在當前的“新能源革命”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用到大量的電池,進而會對鉛價帶來較強的支撐作用。科技部部長萬鋼曾表示,中國將力爭在2012年實現汽車年產量中10%為新能源汽車的目標。保守測算,中國2015年、2020年的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分別為300、950、1450萬輛左右。隨著混合電動汽車的大量投產,未來在鉛酸蓄電池的使用量上毫無疑問會急劇攀升,若按照科技部部長萬鋼對未來電動汽車保有量的估測,新能源汽車的用鉛量將不可小覷。
當然,鑒于前文中提到的鉛的“個性”使然,其在需求推動的上升行情中仍會遇到諸多阻力和風險敞口,不得不加以關注。
三、風險敞口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出口國,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3,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鉛蓄電池制造廠家已經超過1500家左右,產量均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長,這個行業特別類似于鋁企業,同行業競爭大,技術差別小,企業單純依賴于價格走高帶來利潤已經十分困難,其市場容量的擴大及供需水平的上升,使得其投資者結構中套期保值資金將占據市場的很大比例。因而難以像銅一樣在短期出現爆發性的單邊上漲行情。
綜合來看,作為有色家族中的一員,未來鉛上市后將得到更多涉鉛企業的關注,鑒于鉛的獨特“個性”,筆者認為即便我們看好鉛未來需求的發展前景,但因其行業特點的影響,也會使得市場保值主體與投機資金出現失衡,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風險敞口,才能確保投資的順利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