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出爐。數據顯示,去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收益率為13.0%,低于標準普爾指數15.1%的漲幅,這也是巴菲特連續第二年跑輸標準普爾指數。巴菲特也坦承,隨著旗下資產管理規模的不斷增長,伯克希爾公司將越來越難以獲得超額收益。這令指數化投資再度被市場關注。
不過,傳統的指數通常采用市值加權法,分配較高的權重給市值較大的股票。這一加權方式有著本身的缺點,一則很有可能高配高估值,低配低估值股票,可能違反價值投資的原則;二則可能因為超大盤股票權重過大,令指數走勢失真。因此,近些年來,國際市場中出現了基于等權重指數的衍生產品,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
等權重指數,是指標的指數采用等權重編制方法,賦予每個指數成份股相同的權重,并通過定期調整,確保單個成份股保持權重的相等。
安信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極端情況下如2000年美國的IT泡沫破滅時,按照市值加權方式的指數遭遇了非常大程度的下跌,而等權標準普爾500指數卻還有4%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等權指數沒有過分配置科技股的權重。此外,由于等權重指數不管成分股本來市值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在每只股票上配置權重,因此小盤股與大盤股對指數的表現就有了對等的影響力。而由于小盤股效應(即小盤股長期表現要好于大盤股的特性)的存在,等權重指數將有效地將小盤股效應利用起來。
國內基金公司也在近年來開始了等權重指數基金產品的開發。在2009年底,基金公司已經嘗試發行等權重的指數型產品。2009年12月29日,國內第一只等權重指數基金博時超大盤ETF成立,該基金以上證超大盤指數為跟蹤標的,每只成份股股票占5%的權重。然而,由于該指數樣本股全部是超大盤股票,等權重優勢沒有充分體現,加之2010年大盤股票表現非常慘淡,因此該基金的收益并不理想。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國內基金行業在等權重指數基金產品領域的探索。
2011年2月,銀華基金設計的銀華中證等權重90 指數分級基金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開始發行。這只基金主要投資于中證等權重90指數的樣本股。中證等權重90指數的成份股由上證50和深成指的成份股組成。其中,上證50指數是由上海證券市場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可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而深成指則是從深圳證券市場中層層篩選出來的40家規模最大、業績優良、成長性好、流動性好、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
中證90指數囊括了上海深圳兩個證券市場最具代表性的90家企業,基本涵蓋了兩市中的優秀藍籌股。在同類型的大盤指數中,中證等權重90指數的表現相對突出。在2005年到2010年底這一時間區間中,中證90等權重指數漲幅接近250%,顯著超越中證100指數177%和滬深300指數218%的漲幅。即便是分年度來看,中證等權90指數也在多數年份表現優異。
滬深A股市場共有1973家上市公司,中證90指數成份股數量占比不超過5%。安信證券研究統計了2000年以來中證90指數成份股每年所創造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情況,并將其與全部A股上市公司對比,發現這些數量占比不到5%的公司創造了50%以上的營業收入和70%以上的凈利潤,可見中證90指數成份股是整個A股市場中創造價值和貢獻價值的中堅力量。
中證90指數成份股不僅在價值總量上貢獻巨大,同時其盈利效率也優于整體市場。安信證券研究統計了中證90指數成份股自2000年以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情況,并與A股市場的平均水平相比,結果發現,近十年來中證90指數成份股的整體凈資產收益率大致維持在16%左右,不僅超過市場整體12%的水平,而且穩定地在每一個會計年度都表現優秀。與市場中其他主要指數成份股的盈利能力相比,中證90指數成份股的表現同樣優秀。
總的來看,無論在價值創造的總量上還是效率上抑或是盈利質量上,中證90指數無疑竇是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一批上市公司的代表。
除了銀華中證等權重90 指數分級基金指數基金外,國內首只采用等權重編制方法的QDII基金——大成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基金,也于近期公開募集。等權重指數基金或成為未來指數基金產品設計的一個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