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桂浩明,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2011年全國“兩會”大幕在3月3日正式開啟,今年兩會有著特殊的意義,一個是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另一個是我國經濟處于重要的轉型期,調結構是今年的重點。“兩會”會對資本市場產生什么影響,它主要關注哪些經濟問題?深圳電臺先鋒898(fm89.8)上午9點至10點播出的《創富贏家》節目主持人孫小美與特約評論員桂浩明在節目中對“兩會”進行了討論。桂浩明表示,“兩會”重點不在資本市場,對市場影響最大的在于其定調的方針政策,經濟結構調整是今年面臨的重大問題。
孫小美:今天的財經特寫,我們一起關注“兩會”。它會對市場哪些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桂浩明:我覺得可能要從兩方面來看,“兩會”本身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每年這個時候都討論國家的經濟方針、戰略、發展規劃。但是反過來說,“兩會”不是一個主要談股市的地方,而且兩會涉及股市也不會特別多。它對市場最主要的影響在它確定的方針、政策、策略。不過兩會的基本觀點,例如十二五規劃基本已經披露,所以我覺得兩會本身所要討論的內容,估計不會有太多的懸念,或者說有太大的變化。我想有必要重視“兩會”,但是也不要把它作為一個具有方向性,或者市場轉向性的事件來對待。
孫小美:我們注意到今年其實有兩個變化,一是經濟增長目標和以往相比是有所調低了,CPI控制目標則是上調了。從這個一低一高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桂浩明:最近總理在和網民的交流中提到,今年的經濟增長是保持在7%這樣一個水平。以往我們都是定一個指標8%,這次為什么調到7%?因為去年中國經濟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一個體量還保持高速增長,會帶來許多問題。所以國家主動把八調到七,也是出于這樣一個考慮。但是從地方上來看,各地沒有一個把經濟發展放在低于8%這樣一個水平,所以我覺得這只是指出了一個方向。
第二講到通脹,到目前為止,比較官方的說法是希望控制在4%,社科院認為今年的通脹是在4.5%,這個只有到第二年公布全年的數據才能看清楚。有一點倒是可以關注,一月份通脹是4.9%,低于預期,二月份春節效應可能會漲得更多。但是按照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的說法,二月份通脹環比還有可能有所下降。這似乎透露一點,高層對控制通脹還是蠻有信心的。
孫小美:從現在各個產業的規劃綱要來看,“兩會”會不會出臺相應的、力度更大的具體辦法?
桂浩明:實際上,今年對中國經濟來說,一個重大課題就是經濟轉型。為什么談經濟結構轉型問題,通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經濟的體量已經超過日本,但是經濟結構還存在許多問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個數據,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還不及三大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辛辛苦苦生產,也留下了污染,承擔了巨大的環境后果,利潤遠遠不如人家。這本身表明我們的經濟結構還不夠完善,需要調整結構。現在最主要的核心點是一個推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因為傳統產業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需要通過支撐新興產業推動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使經濟再上一個臺階。
孫小美:實際上總理也提到,個人收入方面也是一個重點變化。
桂浩明:總理確實是提到,要求對個人所得稅再研究。個稅的起征點是兩千塊錢,可以說幾年沒有變,客觀說稅負結構不大合理。本屆政府是高度重視民生的,重視民生除了解決住房問題、物價問題,收入問題恐怕是更為關鍵,收入增加了才有抵御通脹的能力,才有承受房價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調整個人所得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本專欄由深圳電臺先鋒898《創富贏家》節目與《股市動態分析》雜志社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