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綜指止步于7396點,其高點下行貌似擴張平臺之c級回壓。短期眾指數低點上行皆非推動,故而下周初段指數仍有回壓要求。原則上本段行情更注重個股波動,指數環境則以盤整區間振蕩為特征。
本周二中小板綜指摸高7396.81后開始下行,這個高點與我們前期提出的7395上峰密集區下沿非常接近。同時,也見證了我們周評推論還有一個高點的觀點之實現。而在出現這個高點前的結構是一個上行非推動結構,即三波段式上行;出現這個高點之后的走勢則理解為擴張平臺之c段下行可能更符合市場本真。但我們注意到,起自2月23日的低點上行,同樣也不是上行推動。因此,我們推論本周三低點開始的反拉,不應是一個新的上漲段,它只是這個定義為c級別的下行段中的一次反彈。正常情況下,后面還會有一個低點。
從波動結構上看,這樣的推理符合市場目前的運行情況。我們在上周就整個市場的推演,得出的結論是,市場短期進入一個壓住大指數,炒作中小市值成長股的市場環境。就指數本身的表現而言,不會是令人滿意的,但個股機會卻是不少。事實上,我們從市場的表現已經看到了這點。全市場題材股、受現貨價格推動的成長股等群體的漲勢,明顯要好于低市盈權重板塊。而從公募基金近期的倉位變動看,很明顯在春節后的高速公路、金融等權重股拉高后,它們在這個方向是減倉的。這也驗證了我們上周從上海市場的總市值與流通市值變化情況推導出來的結論,即,所謂的低估值群體的估值修復,在宏觀資金面緊缺的情況下,是不會有像樣的行情出現,它們至多就是脈沖式的行情,所謂估值修復,不過是主流們利用人們的心理預期,放出的煙幕彈,實際上,這個方向它們還是逢高減倉的。所以,大指數未來上行將阻力重重,向下緩慢陰跌消化上方阻力才是正道。
嚴格地說,市場總在高市盈成長股群體與低市盈權重股群體中尋求平衡支點,它也是未來數月的主要任務。在年初的策略報告中我提出2011年是不斷地向下夯實市場根基。這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它的途中,一定會有階段性的反彈,而每次這樣的中等級次的反彈,都會在上方籌碼堆積的密集區下沿遇到阻力而回落。由于宏觀面政治與貨幣政策等因素皆處于偏空狀態,這種情況下市場只是存量資金在做波段游戲,市場的增量資金畢竟量少,不足以推動市場向上突破強阻區。所以,預期上半年市場將走牛的人們,還是請謹慎一些。我只不過以目前外圍及內部的政治環境,以及宏觀與市場的資金層面不樂觀等條件,對波動架構進行總結性推論,并不想因我個人的觀點,打擊全力做多者的熱情。
當然,對于多數的職業投資者,在全市場大級別盤整市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容易尋找到出擊的方向。畢竟宏觀經濟進入新經濟轉型周期,還是會有一部分受社會進步進程力量推動的高成長股出現令人羨慕的走勢。如果專注于企業的長期ROE增長率趨勢,是很容易以企業的增長性平滑股指大級別盤整期波動。但是,對于多數的普通非職業投資人,這樣簡單的原理并不容易掌握。換句話說,當一個上行趨勢中,全市場有70%以上的股票上漲時,你都不能達到穩定獲利并超越股指,何談一個盤整或者下行趨勢中,全市場只有不足10%的個股上漲,你能準確地捕捉到市場機會。這是個概率問題,卻被很多專業技術水平差的普通投資人所無視,這恐怕是他們造成虧損的直接根源。其實,證券市場是最不需要勤奮操作的場所,你的獲利,往往不是因為你勤奮地操作而來,學會等待時機,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在市場中生存,指數的環境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唯指數論,我們還是得通過個股的操作獲利,除非你是做股指期貨。所以,在指數環境相對弱勢期,除專注于個股的成長性外,還應該注意的是倉位的控制與階段性的逆襲做差價。如果你持有的品種是絕對有前景的,它的成長性未來數年都會呈年增速3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成長。那么,指數中等級別的波動都不應該是你清倉的理由。你所要做的事,是將倉位下降到相對安全的區域,比如是半倉(或多或少根據各人承受力而定)。這些倉位就是你的基本倉,無如指數發生什么樣的變動,你都不應該改變基本倉的配置,理由是你堅信標的物的成長性。而在標的物與指數出現同步下行時,你也不應該改變基本倉比例,你所要做的事是,當下行段出現低位背離時,以手中的存量資金逆襲增倉,當新增倉部分的籌碼有利潤時,并且短周期出現頂背離時,出掉新增部分,繼續留下基本倉原比例。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原有的基本倉的成本已然下降。
指數在大級別盤整期,由于波動的幅度還是足以提供做差價的空間,如上述的操作策略反復實施,其最終結果就是基本倉的成本不斷下降,浮盈越來越大,直至這個成本降至為0,這樣的持倉就能確保為絕對的安全。很多人都有過后悔的經歷,就是牛股賣得太早。其實,分析人的心理,還是浮盈小時持倉情緒不穩定,總擔心浮盈會轉瞬消失。事實上,沒有什么能比大浮盈更能增強人們的長線持倉信心的,搞明白這個道理,自然日后的獲利就會高得多。
今年大部分時候,應該持此操作策略,專注于有成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個股。這么做與熱點無關,與指數波動關聯度相對小,但看似很愚蠢的操作方式,實際的收效卻會是出人意料。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這么做并不復雜,它所要求的技巧,就是要先學好什么是背離以及分級次的背離判斷方法。
對于短期的市場波動,也沒有什么更多的好說。自上周二見高點之后,大指數與小指數差不多同時都進入下行結構,里面的差別是大指數基本可確定是中等級次的高點,而小指數則仍然沒有確認。短期的下調是二者同步的趨勢,在下周初應該還有等長的低點。從背離時間的周期段看,小指數的高點下行時,我已經在微博上即時提出了這個調整至少需要18個交易小時的觀點,但這是粗略的估計,事實上它可能長于18個小時。但從指數的分類情況看,我倒是覺得下周中小板綜指的下行,可能還是一次逆襲的機會。回避過周初的較強振蕩之后,再根據短周期圖表的底背離尋找這個點可能更好一些。
對小指數1月25日低點上行的性質,因其似是而非無法確定是不是真實的推動,所以,現在仍不作過于樂觀的預期。但我仍不排除小指數可能出現令人愉快行情的可能,原因是一輪上行推動的先導段,確實是可以走得似是而非。這里我們只能用其他分析方法進行過濾,也就是說要注意中小板綜指在七千整數關口,下方籌碼密集區上沿的多頭反擊力度,以及當時的板塊動向。我仍然預期著小指數涵蓋的群體方向,會有令人興奮的亮點。辛卯松柏木年,寅、卯月木旺,所以,三月份在紡織、農業、化纖等方向,還是有不少個股值得關注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