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已如預期出現,只是沒料到本周以如此的方式出現,本以為周一下跌卻上漲,本以為周二上漲卻大跌。因此,當本周后三個交易日的所謂三連陽出現時,多方也是倍加謹慎,不知后市該如何演繹。
就本周的多空博弈看,4陽不抵1陰,也看出當恐慌情緒出現時,空方是不計后果的殺跌,而殺跌過后的市場,多方元氣的恢復則需要數日。如果我們單純的拿某一段滬指的技術走勢作對比的話,筆者建議參考去年兩次碰到3186點后引發的大跌行情,一段是3186-2319點,一段是3186-2661點。這兩段走勢中,2319點前后市場構造的復合型頭肩底形態,滬指見2319點后的反彈,在構造2600-2700點的平臺中時間長達近2個月;如果說有點相似的話,2661點前后似乎也有這種構造復合型頭肩底的跡象。當然,這是簡單的對比,歷史會重復但不會簡單的重復,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對比,至少在投資者的心理預期下,后市的橫盤整理可能需要數日,這個數日不排除因為政策的影響而帶來不確定性。
在股市中,心理預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以及市場走勢。進入兔年后,高層針對于通脹和房價出臺了不少政策,而且高層也表示為了這兩個民生問題將不惜一切控制通脹和穩定房價,在密集性調控政策影響下,短期市場受到了一定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投資者心理預期波動和市場波動。鑒于此,筆者私下在想幾個問題:
第一,流動性偏緊問題。通脹高企下,或者全球性通脹中,美元依舊是硬通貨,美元也開始逐漸回流美國,這對新興市場是很不利的,換言之,這場貨幣戰爭中,美國逐漸占據全球性主動,新興市場(高通脹、北非和中東亂局)和歐元區(債務危機)均逐漸敗落。對我們而言,隨著高效的回收流動性,面對國際局勢和對我們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元也部分性的回流出去,這是短期趨勢,將從心理上影響股市的流動性。
第二,人民幣升值與熱錢的關系。在第一點中,理論上美元是回流出去,但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的預期下,息差則對美元等熱錢進入我們的市場具有極大吸引力,同時也會引發外向型企業利潤減少。可見短期而言,人民幣升值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偏中性。
第三,政策仍將密集出臺。治理通脹不惜利用一切有效之政策,表明政策的密集出臺將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會進入觀望期,可以理解為最悲觀的預期我們逐漸面臨,心理預期下半年將進入相對寬松期,而這個階段則應該是股市做出正向反應的時候。
第四,穩定房價。高層表示房價必須要穩定,1000萬套保障房必須開工。這說明房價不會再上漲,開工1000萬套保障房,將對于鋼鐵、水泥、機械等行業有利,只是鋼鐵受到鐵礦石價格影響利潤將極為稀少,而銀行等行業將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第五,新興產業和政策扶持行業將利于市場。在經濟轉型中,民生問題再度提上日程,高鐵、水利等利于民生問題的行業將繼續受到大力發展,也利于市場的活躍。但在經濟轉型中,結構性調整將加劇,實體經濟將會受到較大影響,自然會反映到股市中,只是最終新興產業將會成為新的生產力,推動經濟的發展。
第六,政策呵護資本市場。一邊在調控通脹的時候,一邊必須要保障人民群眾的收入才能進一步得到有效調控或者保護民生,那么增加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也會提上日程或者實際中來,而股市階段性的走好則成為一種心理預期。譬如近期政策出臺允許企業年金投資股市的幅度上調到30%,只是一旦市場活躍,大量的新股發行又將出現,將會平抑市場的投資熱情,不過可以單純的想,在上漲趨勢中新股大量發行往往會助推一段大盤的上漲趨勢。
理清這些問題,盡管有些問題永遠不會有利于某一方的答案,但總體來講,發展中完善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當密集型利空政策出臺時,我們市場理當會做出正向反應,只是反映到市場中,依據近期市場走勢來講,多空雙方的博弈還將進行,當沒有決定性的力量出現時,盤整或者小幅調整仍將是主流,或者說,時間換空間將成為當下的主要市場走勢,一旦心理預期都能接受了,市場自然轉暖。
簡單的理解,如果近期市場不能出現一根與本周二走勢相反的大陽線,則不會改變2800-2900點附近波動的盤局,或者說調整市將延續,在技術形態上構造以2661點為底的復合型頭肩底右肩,當然也不排除圍繞2800點中軸線波動。而一旦市場出現一根長陽,將會凝聚多方能量,投資者則可大膽買入上述得利的行業龍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