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股市動態分析》副主編趙迪所著《資本的崛起:中國股市二十年風云錄》一書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全書以時間為主線,以通俗、寫實的筆法勾勒出中國股市由初創到基本成熟的全景圖,對于我們全面了解中國股市歷史和現實、研究資本市場發展規律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迎戰危機:十大產業振興計劃出臺
進入2009年,盡管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但整體而言,人們對于未來的經濟前景和市場走勢依舊持較為悲觀的看法。雖然國家已經在2008年底出臺了4萬億擴大內需的政策,但工業企業下滑的勢頭尚未見底,隨著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出口大幅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危機開始從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向工業行業傳導。2009年實現經濟“保八”的目標似乎仍遙不可及。
在這樣背景下,產業振興規劃火線出爐,以降低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為目標。
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汽車、鋼鐵產業振興規劃。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工業振興規劃。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石化產業、輕工業振興規劃。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振興規劃。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涵蓋了解決就業、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等諸多方面這些振興經濟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為三年后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產業振興規劃與4萬億投資計劃有著很大的區別,它主要是給政策、給思路,著力點在于產業升級,并讓市場發揮作用。這也是對上一輪經濟增長方式的一次修正,也可以說做了多年來國家想做而又未做的事情。
釋放流動性:寬松政策引發天量信貸
在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的刺激下,相關板塊上市公司股價輪番上漲,并帶動A股市場出現一波顯著的反彈。與此同時,寬松的貨幣政策令市場流動性重新變得充裕起來。
2009年2月,央行在《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8年第四季度)中指出2009年央行將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有關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認真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確保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足,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資金投向。
在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下,2009年上半年,貸款投放規模創出空前的“天量”,人民幣各項貸款上半年累計增加7.37萬億元,同比多增4.92萬億元,新增貸款規模不僅創下有史以來同期最高水平,還超過了以前各年度全年貸款投放規模。除4、5月份外,上半年其余各月貸款投放規模均超過萬億元。
如此天量規模的信貸也引發了一些學者對于金融風險的擔憂。因為從過往的經驗看,銀行信貸如果某一時段增長過快,通常和日后的不良貸款有相關性。信貸的過快增長,銀行可能會存在不審慎的情況。
隨著央行和銀監會進行政策性微調,7月份以來,人民幣貸款猛增勢頭告一段落,月度新增貸款規模回落到較為合理的水平。而與此同時,A股市場持續了10個月的反彈也隨之告于段落,開始進入震蕩調整的格局。
此外,寬松的貨幣政策造就了房地產市場的一輪繁榮。房價迅速上漲,部分地區房價刷新了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新高。關于房地產市場的爭論聲再度出現。
2009年全年來看,新增人民幣貸款共計9.59萬億元,幾乎是2008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的兩倍。
重啟IPO:國有股轉持社保定新規
隨著市場的逐步回暖,因金融危機而暫停的IPO面臨全面恢復。一些在2008年就已經過會的公司終于等到了上市的一天。然而,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會是幸運者,不幸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間出現。曾經于2008年3月5日首發過會的立立電子在上市前夕因為媒體報道而被暫定上市。2009年4月3日,證監會發審委否定了寧波立立電子的首發申請,撤銷立立電子公開發行股票核準決定,這是證監會首次做出發行撤銷決定。而在一年前因此辭職的原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江作良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早在2008年6月20日,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裁兼投資總監江作良已向公司提出辭職,并獲得公司董事會的批準。
對于辭職的原因,公告解釋說,江作良在2000年,易方達基金公司尚未成立之際,即以個人身份,作為發起人參與一家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該公司已于2008年經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將于近期公開發行上市。經向有關法律人士咨詢,該投資行為與國內法律法規沒有沖突。盡管如此,為了回避該公司上市后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同時為了消除公眾疑慮,江作良本人經慎重考慮,決定辭去易方達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和投資總監職務。
而這家未上市公司正是立立電子。立立電子IPO申請已于2008年3月5日獲得證監會通過,6月18日拿到證監會標為2008年655號的核準發行批復。
2008年10月7日,由證監會牽頭,成立了包括國家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監察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開始對立立電子展開調查。
在證監會做出發行撤銷決定后,立立電子有部分股東把矛頭指向了江作良,認為是他的辭職造成了立立電子最終未能成功上市。
立立電子則不得不將已募集的資金將按發行價和同期銀行存款利息退還給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因“經查,無不勤勉盡責的行為”而未受到任何處罰。發行人立立電子被撤銷IPO申請被市場認為“受到相應的處罰”。
相對于立立電子而言,桂林三金毫無疑問是幸運的。
2009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完善詢價和申購的報價約束機制,杜絕高報不買和低報高買,同時網下網上渠道分開、網上申購設置上限,以提高中小投資者的中簽率。
2009年6月18日,A股市場IPO在暫停9個月后重啟,首單落定為中小板公司。桂林三金成為自2008年9月以來第一家獲準新股發行的公司。自此開啟了2009年天量融資的序幕。
上市當天,桂林三金的表現延續了A股市場“逢新必炒”的傳統。集合競價階段高開64%,開盤后便受到各路資金熱捧,僅18分鐘過后,就因盤中漲幅超20%,被臨時停牌30分鐘。復牌后,桂林三金漲幅縮小,打新族紛紛開始套現,午盤漲幅85%。午后該股窄幅震蕩,成交開始萎縮,盤面顯示超大戶和大戶參與興趣不濃,人氣明顯沒有早盤強勁。最終該股收盤漲幅81%,報收36.01元。
在桂林三金上市后的第二天,6月19日,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會、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宣布,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后,凡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均須按首次公開發行時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將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社保基金會對轉持股份承繼原國有股東的禁售期義務,并延長三年禁售期。
上述政策則意味著,十多年前就曾謀劃的國有股減持充實社保的政策終于變為了現實。劃轉部分國有股充實社保基金積極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金缺口的實際行動。
十年磨一劍:創業板終成正果
隨著IPO恢復,另一件資本市場的大事則越來越臨近,那便是創業板的起航。
創業板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場的二板證券市場,以美國NASDAQ市場為代表。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
如果從1998年12月當時的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出“盡早研究設立創業板塊股票市場問題”算起,簡歷創業板的夢想已經持續了整整十年。
1999年1月15日,深交所向證監會正式呈送《深圳證券交易所關于進行成長板市場的方案研究的立項報告》,并附送實施方案。當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稱,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逐步建立風險投資機制,適當時候在現有的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立高新技術企業板塊。
2000年4月,證監會向國務院報送《關于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設立二板市場有關問題的請示》,就二板市場的設立方案、發行上市條件、上市對象、股票流通以及風險控制措施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同年5月16日,國務院討論證監會關于設立二板的請示,原則同意證監會意見,將二板市場定名為創業板市場。
2000年9月15日,中聯重科在深交所上網發行后,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場的新股發行。
然而,此后創業板的發展陷入停滯。2001年11月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表示,吸取中國香港與世界其他市場的經驗,把主板市場整頓好后,才推出創業板市場。在證券市場未整頓好之前,如果貿然推出創業板市場,擔心會重復出現主板市場的錯誤和弱點。同年11月22日,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成思危表示,內地創業板短期內不會推出。他說,應先整頓主板市場、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再推出創業板。
不過,深交所并沒有放棄創業板的夢想。2002年11月28日,深交所在給證監會《關于當前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的思考與建議》的報告中,建議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創業板建設。
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豐富資本市場產品。規范和發展主板市場,推進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建設。”創業板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
2007年8月3日,深圳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王守仁表示,《創業板發行上市管理辦法》(草案)已經送交國務院審批。8月22日 《創業板發行上市管理辦法》(草案)獲得國務院批準。
2008年1月17日,在全國證券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再次明確創業板的推出時間,“爭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創業板”。
金融危機再度延后了創業板的起航。直到2009年10月23日,籌備達10年之久的創業板才真正開板。10月23日15時15分,中國創業板開板儀式在深圳五洲大酒店舉行。會議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主持。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隨后宣讀了有關于創業板設立的批復文件。
創業板開板儀式上,中國證監會尚福林主席作主題演講。尚福林說道,“在舉國上下熱烈慶祝新中國60周年華誕之際,經過長期充分的準備,經過國務院同意,創業板市場今天正式啟動,這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大事。建立和發展創業板市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規劃和構建我國的創業板市場。還要加強監管,全力推動創業板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需要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不斷探索、不斷深化認識,鞏固和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著力培養市場機制,不斷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我國創業板市場正式啟航了,創業板作為一個全新的板塊,更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完善,我們深知創業板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創業板的發展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創業板市場一定能夠劈波斬浪、揚帆遠行!”
創業板開板儀式最后一項:汪洋書記與尚福林主席共同按動水晶球,啟動創業板。在全場熱烈的掌聲、激動人心的音樂和漫天禮花中,中國創業板市場正式啟動,從此揚帆遠航!
10月30日,首批28只創業板股票集體亮相。“逢新必炒”的傳統在創業板上面演繹到了極致,這些股票受到資金追捧。由于創業板遭遇過度炒作,28只股票上市首日均被深交所按照規定進行了臨時停牌,創下了中國股市的新紀錄。在創業板首日交易中,機構投資者累計買入1142.95萬股,占市場比例為2.63%,其中,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等未參與買入,而散戶的買入比例超過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