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這次的下跌真的被筆者預期到了,但是,還是那句老話,市場可以預期,但不可以預測,因為市場和天氣一樣,總是充滿著變數。在2011年開始以來,投資者要學會“狡兔三窟”,因為隨著中國進入了加息周期,房產調控政策不斷,這些都會慢慢影響到整個市場的信心,市場政策風險可能正在慢慢積累中,在此之下投資者投資均需謹慎小心,而切忌一根筋。
在分析價格走勢之前,筆者覺得我們有必要看看從去年加息以來市場的第一反應和隨后的表現:去年10月19日的加息,使上海銅價在次日交易中下跌2.24%,不過在其后一周之內回升。同樣,去年圣誕節的加息也使銅價下跌了0.7%,當時由于假日原因,全球交投清淡,下調的時間周期也沒有超過一周。2011年2月9日,加息消息使倫敦銅價在數小時內下跌1.7%,不過收盤前有所回升。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本次下調已經超過一周時間,這種下跌是否還能延續或者是否會就此結束?就象一首歌中所唱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那么價格又有多少次“跌”可以重來?
事實上,價格是否還會下跌,取決于未來數周或數月央行的貨幣政策,即貨幣政策是更為激進的了還是相對穩健了,這一點對國內市場的大宗商品將十分的關鍵。
如果中國政府真的進一步采取激進的緊縮貨幣政策,例如繼續加息,可能會因為累計加息的作用,影響到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的大宗商品:如用于管材、線纜的銅和建筑相關的鋼材等工業金屬。我們知道,盡管中國是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消費國,這些方面的需求短期內不會縮小,但資金面偏緊的預期也會迫使之前囤積的一部分現貨被迫流入市場當中,變相增加商品供應。所以說,此次央行在春節假日的加息之舉,會讓瘋狂炒作的資金稍作停頓,即便這個停頓只是一次短暫的停頓。
從整體上看,目前市場商品普遍呈現沖高回落的態勢,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在目前點位市場分歧開始明顯加大,市場處在矛盾之中。一方面市場擔心品種進入消費旺季后出現供應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面對高價投機資金的顧慮也有所增加,追高意愿明顯受損,所以,短期市場價格出現寬幅振蕩走勢的可能性或許比較大。
國內方面,通脹壓力是否得到緩解要繼續觀察未來的CPI數據,還要關注國家后期可能采取的各種政策,國際方面,歐美日仍處于低息寬松貨幣格局,全球貨幣政策仍然不平衡,人民幣升值壓力和國際資本充裕之下,中國成本輸入性通脹壓力仍可能死灰復燃,所以,政策的變數充滿著不確定,國內和國際是一個搏弈,同時,通貨膨脹的變數亦存在著不確定,在技術層面上,銅價貼近60日均線,亦進入了選擇期,不確定性也同樣存在,在不確定和未知交織的階段,我想最為明智的或許就是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