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員在泰國水域遭到殘酷屠殺,催生了湄公河流域的多國聯合安全護航機制。
湄公河的護航行動又有什么特點呢?
在湄公河流域,槍支彈藥管理不嚴,且地方武裝實力強大。這里是毒品貿易的重災區,與國內一般的治安巡邏任務相比,當地的情況更類似于半戰地的行動。就連緬甸政府軍在當地都多次遭到地方武裝的伏擊,損失慘重。從這一點來看,參與湄公河護航的自然不能是等閑之輩。
在國際水域護航,不但要獲得軍事上的勝利,還要爭取政治和外交上的勝利。這就要求護航人員不僅有合格的軍事素質,還應具有高度的政治和外交覺悟。這聽起來似乎很空洞,然而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對沿岸中國所負責的安全區域,指揮參謀機關要進行非常細致的前期偵查工作,對地形、敵情和民情都應該有深入的了解。之后,相關單位才能做出符合當地情況的安全計劃。
其次,護航人員要接受相關的法律培訓。除專職的翻譯人員之外,每名參加護航的人員都應掌握一些當地的日常用語以便于溝通。
雖然我國已經有海軍執行過索馬里海域的護航行動,湄公河的護航卻比海上任務復雜得多。依靠艦載雷達和直升機,海上護航人員能在較遠的距離發現可疑目標。而湄公河為內河水域,這里的航道狹窄繁忙,岸邊為典型的熱帶和亞熱帶叢林丘陵地貌,隱蔽物眾多且人員活動頻繁。在遭遇武裝分子時,如果對方沒有敵意行為,護航人員不能輕易開第一槍。這無疑會增加護航行動的危險性。
在這種敵我交錯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戰場規則設定是必須的。所謂戰場規則并不是戰爭法意義上的規則,而是在給予前線人員一定自主裁量權的同時設定的責任紅線。例如,約定如果對方持有武器且對我方船只進行射擊,我方可以采用致命武力還擊,這是一條典型的戰場規則。同時約定可以采取武力的條件以及采取武力的級別。
對于湄公河這種環境而言,設定戰場規則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僅僅是護航船只遭到攻擊尚屬簡單,如果護航單位目視范圍內的本國船只、國民遭到攻擊,甚至其他國家的船只、國民遭到攻擊應該怎么處置呢?這種近距離短兵相接的戰斗容不得來回請示,制定合理的戰場規則是惟一可行的辦法。
此外,有針對性的裝備也是戰場制勝的本錢。
首先,護航船只應該配備精密可靠的熱成像夜視設備,既可能滿足夜晚執法的需要,又能彌補叢林地區視野不足、雷達不夠可靠的問題。由于該地區植被繁茂,為了保證指揮的通暢,應該有相應的衛星通信器材和加密軍用電臺。如通信受阻,可及時派出通信中繼飛行器保證通聯。
武器方面,至少應該配備大口徑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同船要有至少兩名狙擊手和中口徑通用機槍若干。護航船只本身應該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至少能夠承受輕武器的射擊。船載自動火力射界必須開闊,如船頭配備的機炮應該至少可以兼顧前方和左右240度的范圍。炮位本身必須具有足夠的裝甲防護,以防射手被對方壓制。
護航船只必須具有一定的登陸作戰能力,最好配備至少一臺水陸兩用輕型裝甲車。在船載狀態下,裝甲車上的火力還可以作為火力補充。登陸之后,該車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前置火力點。
在國內應該有統一的基地和人員專責指揮進入國際水域護航的編隊,還應該配有相應的武裝直升機和突擊隊,以便在遭遇大股當地武裝力量攻擊的時候能夠及時作出反應。
任何周詳的軍事準備都需要情報支撐。對于金三角這樣一個地方而言,獲得足夠多的情報支援比武裝到牙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