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縱容美國寅吃卯糧
中國上周末對美國債務問題進行了猛烈抨擊,這很容易讓人們忘記,中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對目前華盛頓的財政混亂負責。中國指責美國沒有“量入為出”的觀點很難反駁,但若沒有慷慨的毒販,癮君子本不至于如此上癮。中國一直是廉價債務的主要供應者,美國無法抗拒這種“毒品”的誘惑。
問題不僅僅在于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總共持有逾1.1萬億美元。更令人心憂的是中國持有量的增長速度:從10年前不到1000億美元到現在這個龐大數目。
中國也由此成為過去10年里美國國債最重要的買家。只有當美聯儲在定量寬松期間插手購買國債時,這一桂冠才短暫地旁落。中國的慷慨并不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也不是美國監管部門忽視次貸風險的原因。但中國的所作所為的確起到了推手的作用,使美國能夠長期享受超低利率,由此助長了狂熱的冒險行為。
中國對于美國債務無止境的欲望,是其扭曲的匯率制度的直接結果——中國憑借其扭曲的匯率制度,大舉購入流入本國的外匯,以此壓低人民幣匯率,接著再用外匯投資美國國債。這一觀點已經被提到過多次,但值得再一次重復:如果人民幣更加以市場為導向,本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必然會慢一些,可想而知,美國的貿易逆差也會小一些。這樣,即便世界經濟仍然會存在問題,但立足點會更穩定一些。
如果說此次美國信用降級帶來了一些建設性意義,那會是中國將更加堅定地相信,有必要加快匯率改革的步伐。央行學術顧問夏斌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中國“必須追求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必然的選擇,也是無奈的選擇”。
8月8日,中國央行實現了一個充滿希望的開端,大幅上調人民幣中間價,漲幅為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并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新高。
難道說,最大的債務“販子”終于開始要改頭換面了?(歐陽德)
北京收緊首套房貸優惠
7月、8月銀行新增貸款總體偏緊,貸款利率普遍上浮,客戶信貸成本飆升。目前多數銀行對公貸款利率較基準利率普遍上浮一至四成。零售業務方面,進入8月,五大行(工、農、中、建、交)在北京地區全面取消了首套房貸優惠利率。此外,多個二三線城市的部分商業銀行稱“已無錢可貸”,甚至暫停接收房貸業務申請。 (張朝暉)
地方國資或減持A股
截至2010年年末,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10.7萬億元。地方政府可能通過減持所持股票獲取資金,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大量融資平臺貸款、城投債需要償還;財政收入依賴土地出讓金,而下半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可能難以滿足需要;基建旺盛、大量保障房需要建設。但大幅減持的空間比較有限,即使減持一半,也只有兩多億,對A股沖擊比較有限。(魏夢杰)
南方電網三季度電力缺口將加大
進入7月以來,南方電網全網統調負荷快速攀升,最高已到11323萬千瓦,同比猛增10.6%。南方電網預計進入三季度全網將面臨電力電量雙缺局面,最大缺口可達1200萬千瓦,總體缺電將超8%,個別地區缺電將至20%以上。除受進入夏季用電高峰、需求增多因素影響之外,來水偏少及電煤供應偏緊是電力缺口趨大的主因。(潘高穎)
全球經濟可有救?
末日博士魯里埃爾?魯比尼撰文認為:近日標普在市場動蕩和經濟疲弱極其嚴峻的時刻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決定十分不明智,這只會加大美國經濟出現雙底衰退、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美聯儲很可能會啟動第三輪定量寬松政策,但只會是杯水車薪,也為時已晚,又一場衰退或許是無法避免的,但有效的政策或許可以避免經濟再次陷入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