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今年兩會最熱門的關鍵詞,城市化的迅猛推進,為我們帶來了多大的幸福感?如何協調城市化和居民幸福感的關系?聽聽來自兩會代表委員的聲音吧
全國人大代表黃奇帆:
公租房完全可以在全國推開
公租房是保障房,因此在建設中享受不收取施工稅、交易稅、出讓金等政策,在配套商業、衛生、教育的同時不收配套費,也不賺什么利潤。只要滿足這個出發點,政府應該可以做到,國家也是這樣要求的。
全國政協委員李立新:
限購會剝奪城市居民幸福感,根本方法是科學規劃城市發展
關于交通擁堵的話題,我最有心得體會,因為我常常在港澳和國外跑。人口密度比北京大的城市也有,但是絕沒有像北京這么堵。我認為交通擁堵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車多,而在于城市缺乏科學規劃。各地的限購限行措施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擁有私家車并能順利出行,是公民幸福指數的一個重要指標,限購限行,使公民失去了幸福感。
全國人大代表李勤:
保障房能提升幸福感
現在兩代人、幾代人對生活的認識、理解不太一樣。年齡大的老頭老太太、年紀大一點人像我媽這一代的人臉上看著都很慈祥,她沒有那種壓抑、沒有那種憂慮。年輕人的生活要比他們富裕得多、享受得多,但是年輕人的臉比起他們從眉尖、眼角你能看出來內心那種壓抑。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怎么讓我們中國人生活得更幸福,肯定需要一些基本的社會保障。你說他整天都沒飯吃、沒房子住,你讓他去理解比較難做到。我提到加大保障房里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社會要去引導他怎么樣提高幸福感。
全國政協委員胡成中:創立民生指數取代GDP
GDP是評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