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DFL3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外形尺寸和7.62×51mm普通彈基本相同。該彈由彈頭、彈殼、底火和發射藥組成。彈頭采用銅被甲全鉛心前裝結構,彈殼為標準NATO彈銅彈殼,伯爾丹式無銹蝕擊發藥底火,發射藥采用內彈道燃燒穩定的新型單基藥。
追求更高性能
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于2008年9月提出論證,2009年7月開始研制。2010年1月,樣彈進行了全面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樣彈完全滿足戰術技術指標要求。
然而,科研人員并未滿足最初的戰技指標,測試之后,又對該彈提出更高的指標要求,即600m的射擊密集度指標由≤24cm提高到≤17.4cm。指標確定之后,技術人員進行進一步技術攻關,并解決了相關技術問題,最終于2010年12月完成外貿設計定型,命名為CS/DFL3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
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研制為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槍彈設計參數優化問題。我國以前設計的主要是普通彈,設計高精度彈尚屬空白,無更多經驗可供借鑒。設計人員在研制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時候,發現槍彈的特征參數和射擊密集度之間關聯度極高。因此,槍彈設計參數優化就成了關鍵技術問題。
二是提高射擊密集度問題。根據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系統的作戰使命,其要具有很高的射擊密集度和首發命中率。因此,如何提高該彈的射擊密集度就成了一個關鍵技術問題。
三是槍/彈匹配問題。試驗中發現,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雖在7.62×51mm普通彈彈道槍上有較好表現,但在新設計的高精度狙擊步槍上則表現不穩定。經分析,這主要是由于槍/彈匹配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如何優化槍/彈的匹配進而提高彈頭飛行穩定性就成了一個關鍵技術問題。
針對上述三大關鍵技術問題,技術人員采取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在彈頭特征參數優化設計方面,設計人員進行了大量經典力學、內彈道學和外彈道學等理論計算,并結合以往的研制經驗,建立了一個新的彈道模型,專門用于優化彈頭特征參數。
同時,設計人員認為,傳統的后裝方式組裝彈頭的加工工藝辦法很難滿足射擊密集度要求。采用后裝方式組裝彈頭時,鉛心或鋼心從彈頭殼的尾部向前裝入,然后用專用沖子等工具將鉛心或鋼心沖壓到位,最后進行彈頭殼尾部的收口工序。鋼心或鉛心從后向前裝入彈頭殼時,彈頭一致性、軸對稱性和密實性很難保證,因此,其散布精度也就受到一定的影響。由此大膽提出采用前裝方式組裝彈頭,并完成了工藝優化工作,有效提高了射擊密集度。
在提高射擊密集度方面,技術人員還采取了多項技術措施,主要有: 一是對彈頭方案設計進行優化,以提高彈頭的射擊密集度潛力;二是采用較大彈重系數和減小槍口壓等措施以減小初始擾動;三是選用合適的單基發射藥使高精度狙擊步槍彈具有穩定的內彈道性能;四是為滿足遠距離的射擊密集度,調整了彈頭質量;五是對各零部件的制造公差、全彈的裝配公差進行嚴格控制。
在槍/彈匹配方面,技術人員根據新彈膛的特點,對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設計方案(主要是彈頭弧形的形狀和高度、尾錐的角度和高度、彈頭的外徑、初速等)進行了調整。
經過這些技術攻關,最終設計成的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射擊密集度、首發命中率均較好滿足了設計指標要求,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經為設計與工藝的改進,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外形尺寸雖與7.62×51mm普通彈基本相同,而精度比7.62×51mm普通彈高出許多,該彈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外貿型7.62×51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的空白,在滿足國內外用戶需求的同時必將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編輯/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