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細節全視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采用有托結構,槍管浮置式設計,旋轉后拉式槍機,彈匣供彈。全槍由槍身、槍機、槍托/護手、供彈具及兩腳架等幾大部件組成。
槍身
槍身由機匣、槍管、發射機等組成。
機匣與槍管采用螺紋固接。保險桿、發射機與機匣之間均采用銷釘固接。機匣內腔設有導軌,用于導引槍機運動。槍機與機匣內腔前部的閉鎖支撐面相互作用實現閉鎖,手工操作槍機完成推彈、閉鎖、開鎖、抽殼、拋殼等動作。機匣右側設有拋殼窗。機匣左側設有槍機鎖和彈匣卡筍,槍機鎖是限制槍機向后運動的極限位置。機匣頂部設有皮卡汀尼導軌,用于加裝光學瞄準鏡。槍管上方亦設有一段皮卡汀尼導軌(為保證精度,這段導軌不與槍管接觸),用于安裝微光圖像增強儀。
該槍配備的白光瞄準鏡與普通步槍用光學瞄準鏡相比較,其質量和外形尺寸均較大。因此,該槍機匣頂部的皮卡汀尼導軌橫向尺寸大,寬為21.7mm,連接穩固性好。這段皮卡汀尼導軌長度達150mm,光學瞄準鏡連接在皮卡汀尼導軌的前后位置可調,安裝位置靈活方便。槍、鏡連接鎖緊機構采用螺桿拉緊式,可用工具鎖緊在皮卡汀尼導軌上,連接可靠,定位一致性好。
該槍突破了光學瞄準鏡的傳統使用模式,以白光瞄準鏡作為主瞄具,且槍、鏡校準后不再拆卸白光瞄準鏡,避免重復裝夾造成的瞄準誤差,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瞄準精度。夜間瞄準射擊時,將微光圖像增強儀安裝在白光瞄準鏡前方的皮卡汀尼導軌上,其起到夜間圖像增強的作用,通過白光瞄準鏡實施夜間瞄準。該使用模式無需單獨設計微光瞄準鏡,簡化了設計工程。
槍管采用精密鍛造技術制造,全長610mm,彈膛、線膛針對狙擊步槍彈進行了優化設計,確保彈頭在槍管中定位的一致性、穩定性以及減小彈頭在槍管中初始運動的擾動、彈頭被甲變形等。槍管壁厚設計余量較大,提高了槍管剛度和熱容量。
發射機由阻鐵、阻鐵座、保險桿、擊發杠桿和扳機等組成。扳機設置有兩道火,可通過調節螺釘使扳機力在8~15N內調節,扣壓扳機時能明顯地感覺到預壓和擊發兩個階段。并且,扳機前后位置也可實現調節。
發射機通過兩個銷子與機匣固接,保險桿安裝在機匣右側、發射機座上方,通過前后滑動實現保險和射擊狀態的轉換。保險桿推到后方位置時為保險位置,此時阻鐵和阻鐵座被保險桿剛性限位,無法轉動,即使扣動扳機或意外跌落,擊針也無法被解脫而不能實現擊發。保險桿推到前方位置時為射擊狀態,此時擊針被阻鐵掛住,阻鐵可隨阻鐵座一起轉動,扣動扳機,阻鐵即可釋放擊針,實現擊發。
槍機
槍機由機頭體、壓彈板、槍機體、抽殼鉤、拋殼挺、擊針及擊錘等組成。機頭體前方設有3個閉鎖齒,抽殼鉤和拋殼挺均安裝在機頭體上;平移式擊針裝在機頭體內,平移式擊錘部件由阻鐵解脫實施擊發動作。
槍托/護手
槍托/護手采用纖維增強熱塑塑料內嵌鋼件注塑成型。槍托/護手全長720mm,通過前后兩個螺釘與機匣連接。槍托由后向前設置有:托底板、貼腮板、握把、下護手。
托底板組件由橡膠托底板、墊片等組成,通過兩個螺釘固接在槍托后端。通過增減墊片數量來調節托底板的厚度。托底板也可進行高低調節。
貼腮板組件由貼腮體、調節手輪和緊固裝置等組成。貼腮板的高低可通過轉動調節手輪進行調整。
供彈具
供彈具為5發單排直彈匣,由彈匣體、托彈板、托彈簧、彈匣底蓋等組成。彈匣安裝方式為直插式。
兩腳架與后支撐桿
兩腳架通過腳架座和腳架卡筍以及槍托上的腳架連接座連接,可調節高低。
該槍還設有后支撐桿,高低可調,便于狙擊手長時間伏臥使用。
技術提升
該槍在設計上的最大技術提升是獨特的無損供彈機構。對高精度狙擊武器系統來說,射擊精度是核心目標,因此對狙擊槍/彈的加工質量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狙擊彈彈頭的加工質量和表面質量對射擊精度有很大的影響。而無損供彈機構則可避免供彈過程中彈頭接觸導彈坡面等硬金屬表面造成的彈頭表面劃傷,從而提高射擊精度。
無損供彈機構的原理是:將供彈具的安裝位置盡量靠近槍管軸心,使供彈具最上一發彈與槍管軸心的高度差很小,即供彈過程中的槍彈爬升高度很小,利用槍彈彈殼導引槍彈入膛及規正,避免彈頭表面的損傷。為此,技術人員將傳統旋轉后拉式槍機設計成分體式槍機結構,機頭最大限度地為供彈具讓位,以盡可能提高供彈具的安裝位置,使槍彈進膛過程中的爬升高度小于3mm,確保槍彈入膛過程的導引由彈殼完成,避免了彈頭可能受到的碰撞、刮蹭等傷害。
此外,該槍在人機工效方面的設計亦很突出。其托底板厚度、貼腮板高度、兩腳架高度、扳機力和扳機位置均可調。通過優化握把、扳機等握持部位的形狀和尺寸,達到了握持、據槍和射擊的舒適效果。
編輯/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