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時期,紅軍三大主力部隊為紅一、紅二及紅四方面軍。其中,紅二方面軍是長征中惟一沒有損失的部隊,毛澤東曾盛贊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有一萬人,沒有虧本,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紅二方面軍成立于1936年7月,是三大主力部隊創建最晚的,但其成立前的所屬部隊先后轉戰湘鄂西、湘贛、湘鄂贛、黔東以及湘鄂川黔等地區,并在這些地區創建了許多兵工廠——
紅二方面軍成立于1936年7月5日,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所屬部隊由紅軍第二軍團、第六軍團及第32軍(原為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組成。其中,第二軍團由湘鄂西根據地的紅軍第4軍和紅軍第6軍于1930年7月合編而成,第六軍團由湘贛根據地的紅軍第17師和湘鄂贛根據地的紅軍第16師、第18師于1933年7月合編而成。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二方面軍所屬部隊先后轉戰湘鄂西、湘贛、湘鄂贛、黔東以及湘鄂川黔等地區,在這些地區開辟和擴大了革命根據地,并創建了許多兵工廠。主要的兵工廠有: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建洪湖兵工廠,在湘贛革命根據地創建東沖兵工廠及湘贛省軍區兵工廠,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創建鄂東南兵工廠及湘鄂贛省兵工廠,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創建塔臥兵工廠及躲獅坪兵工廠。
洪湖兵工廠
洪湖兵工廠是紅二軍團所屬的兵工廠,又稱湘鄂西兵工廠,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一個較大的兵工廠。
1930年7月,賀龍領導的紅4軍與周逸群領導的紅6軍在湖北省公安縣陡湖堤會師,兩軍合編為紅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賀龍巡視了蘇區的腹心地帶剅口、橋市等地,作出了要把“洪湖西岸建成紅二軍團戰略輜重后方”的指示,于是建在石首縣橫溝寺的石首修械所即被擴建為紅二軍團洪湖兵工廠。1931年5月,兵工廠遷到湖北省監利縣匡家老墩,規模逐漸擴大。
1932年9月,蔣介石調集10萬人的軍隊,對湘鄂西根據地進行再次大規模“圍剿”。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