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規劃局原副局長梁曉琦受賄金額超過1589萬元,于2008年底被一審判處死緩。在落馬后,梁曉琦表示“在房地產規劃、開發領域中存在的‘潛規則’讓我感到害怕”。先后擔任重慶市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重慶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斌則稱:“一些房地產投資商有著一整套相當講究的行賄手法。一般立場不堅定的人是很難抵擋的,我就是一個俘虜。”
受賄過千萬元的大貪官居然自稱害怕“潛規則”,所言到底是發自內心還是為自己狡辯?此前據媒體報道,梁曉琦不僅在口頭上對“潛規則”感到害怕,而且為擺脫這種恐慌,他甚至多次醞釀調離規劃局,“有人勸我留在規劃局,不要脫離為官主戰場。實際上,我心里非常懼怕留在那個崗位上。我很清楚按那種搞法早晚會出事”。
連貪官都害怕的“潛規則”,到底是什么樣的“潛規則”?而王斌落馬后的懺悔,則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梁曉琦的恐懼:一些房地產商已經將行賄程式化、專業化甚至系統化了。如此高超的行賄手法再加上形同虛設的監管,官員怎能不下水?
房地產領域的“潛規則”,絕非如娛樂圈的“潛規則”那般“風花雪月”,一招一式都是“血淋淋”的權錢交易。在這種“潛規則”的籠罩之下,雖然可以迅速暴富,但風險顯然也成倍增加,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陷進去了!
很多“潛規則”之所以能夠成為“潛規則”,便在于其威力無窮,能夠左右某個領域的運轉方式。很多貪官的墮落,當然緣于他們自己的貪婪和人性的弱點,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中有一些人,起初并不愿或并不敢隨意貪腐,只是在圈中混久了,潛移默化之下,膽子越來越大、手也越伸越長。甚至,也確實有一些人貪腐是“身不由己”——在無孔不入的“潛規則”下,誰又能輕易脫身呢?
貪官盡管讓人深惡痛絕,但造就了貪官的“潛規則”更令人痛恨。某些領域里的“潛規則”,已經讓處于“食物鏈”最頂層的官員都感到恐懼了,可見其嚴重程度!要想徹底改變某些領域的亂象,單靠抓幾個貪官作用太有限,最根本的還是要從體制下手,把“潛規則”的根子給挖出來。
(王景義薦自《中華魂》2011年8月上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