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長,在我國行政級別中是最基層的干部,也稱“中國最小的官”。然而,江西省鄱陽縣就有這么一個股長,用最簡單的手段卷走9400萬元國家資產后,又以“來電來函”的方式嘲弄他曾經委身的體制——一個失效的監管體制,連攜款外逃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從海外“舉報”了自己。
一個股長的能量
一個股長有多大能量呢?李華波這個江西省鄱陽縣財政局的經濟建設股股長,給了公眾一個參考答案。
在五年的時間里,李華波成功聚斂了近億元資產,并在春節前順利外逃。私刻印章、內外勾結,李華波的手段不可思議地簡單。“手段越簡單反而越有效?!卑头铺氐挠^點在李華波身上得到了印證。不過,更“簡單”的監管體制,才是李華波“成功”的根本原因。
后面的情節,類似于電影《追擊紅色十月》,成功外逃的李華波留下一封意味深長的信……他在信里說,目前他已棄職攜家眷出逃,因為他“從財政局資金賬戶上弄了很多錢”。
春節電函
李華波事發是在2011年2月11日。那天中午,他的前分管領導、財政局黨委副書記程四喜,接到李華波的越洋電話:我已經逃到了加拿大,這幾年,我貪污了很多公款。程四喜聽到這個消息后,“只感到腦袋里‘嗡嗡’作響,都聽不清楚后來他說了些什么”。
李華波留給他的前上司、財政局局長歐陽長青的信,是通過李華波的一位親戚于2月11日上午轉交的。
李華波的“來電來函”瞬間炸翻了鄱陽這個人口百萬余的全國貧困縣。當天,鄱陽縣迅速組建了由縣長牽頭的“2.11”專案組,當即抓捕了鄱陽縣信用聯社城區分社主任徐德堂和財政局經濟建設股副股長張慶華。抓捕他們的原因是,李華波在信中詳細供述了他作案的方式以及同伙,徐德堂、張慶華二人名列其中。
早在去年11月,上級開始檢查財政局的財政問題,李華波擔心案情暴露,隨后做好了出逃的準備。春節前,他將位于財政局辦公樓后的高三層、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商品房以80萬元的價格緊急出手,然后對鄰居謊稱到海南過春節,攜家小出逃。
簡單的斂財手段
經專案組調查,此案的初步定性為內外勾結、共同作案。
從2006年至案發前,李華波等人一共分十余次從財政局設在信用聯社城區分社的專用賬戶中竊取了共9400萬元的資金,每次少則數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這些資金主要是中央和省市劃撥給鄱陽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及賑災款項等等。
按照財政局的資金劃撥程序,首先是用款單位提出申請,拿到財政局的業務股室(財政局有十來個相應股室)審核,由經辦人、股長簽署審核意見(股長要蓋上私人印章),諸如該項目、工程該不該給錢、該給多少錢、怎么給等等,另外由預算股審核項目資金的來源、支付渠道以及指標等等,接下來給分管副局長簽署審核意見,最后報局長審批,審核后,由業務股填寫撥款單(需要股長的私人印章),再蓋上印鑒公章(在銀行留底的印鑒公章)。必須要有股長的私人印章和財政局的印鑒公章,才能出賬(填寫支票)。
局里為了防止有人作弊,由業務股室掌管支票和劃撥單,而印鑒公章則由局辦公室統一掌管。
李華波虛填了用款單位的用款劃撥單,蓋上了自己的私人用章,然后私刻了一枚假的財政局印鑒公章,拿去給會計開支票——每個股室各自有一個會計,負責保管、發放支票,一般由副股長兼任會計,李華波的副手張慶華就兼任會計。至于前文提到的一系列程序如無人協助,李華波均不可能進行,也就是說,張慶華明知李華波填寫的劃撥單為虛假用款計劃,明知其印鑒公章屬于偽造,仍然填寫了支票給李華波,李華波在支票上蓋上偽造的印鑒公章,然后就拿到銀行去提款了。
對財政局來說,以上的程序都是對內的,還有一個終端防范手段——銀行審核,財政局的印鑒公章在銀行留了底,銀行應該仔細核對印鑒公章的真偽。但是,李華波偽造的印鑒公章在城區聯社沒有被審核出來,錢被順利地提出。
不僅如此,按照財政局和銀行的約定,每月財政局要和銀行對一次賬。而城區分社每月提供給財政局的對賬單賬目,竟與財政局的賬目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李華波等是用虛假手段冒領了這些款項,在財政局的賬目上并不會顯示出來,城區分社提供了虛假的賬目,但這些對賬單卻是手續合法的單據——城區分社有人和李華波等共同作案。
這個同伙是徐德堂嗎?目前鄱陽方面沒有進一步說明徐德堂是涉嫌共同犯罪還是瀆職罪,城區分社乃至鄱陽信用聯社還有多少人參與了共同犯罪,尚不得而知。城區分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銀行每隔一段時間上級單位也會派人來巡檢,幾年下來居然沒有巡檢出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官場余震猶未了
一個股長逃離之后,帶給整個鄱陽縣的余震還在繼續,財政局和銀行之間在案件尚未偵破前,便開始了責任之爭。
財政局認為,案件發生的主要責任在銀行,因為銀行沒有把好最后一關,而李華波取走的錢,應該是銀行的錢,財政局的錢應該還在,從銀行提供的對賬單就能說明;而銀行則認為,財政局應當負主要責任,李華波取走的錢,當然要算在財政局頭上,銀行不能承擔這個損失。
2月21日,鄱陽縣宣布免去歐陽長青以及程四喜的職務,緊接著,信用聯社也召開緊急會議對黨委書記、理事長吳智敏作出了停職處理。鄱陽縣紀委副書記江水華說,他們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基于“一把手問責制”,應該給予行政處分。至于他們是否涉嫌瀆職或者共同犯罪,還有待專案組調查。
李華波為什么在成功出逃后留下這樣一封信?目前在鄱陽有多個版本的說法:其一是懺悔說,認為李華波身為國家干部,畢竟良心未泯,干下如此驚天大案,內心里有深刻的罪惡感,其明顯的例證是,留言中有“對不起組織對不起領導”的內容,這是目前鄱陽官方對外的說法;其二是“黑色幽默”說,李華波成功卷款出逃后,深為自己的“杰作”而得意,反過來要“幽大家一默”;其三是報復、泄憤說,認為李華波和他的同伙之間并不和諧,或者本來就對這些人看不慣,一旦成功出逃,就報復這些人。
鄱陽縣委的工作人員肖強(化名)說,李華波是有生存土壤的。在鄱陽,領導干部、公務員經商的不少。
在宣布對歐陽長青等人處分的同時,由鄱陽縣紀委、監察局牽頭,鄱陽縣開始大范圍清查領導干部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的專項治理。江水華說,李華波事件讓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經商的問題顯露了出來,歐陽長青的兒子和人辦酒店,李華波和徐德堂等人注冊了一個公司,而提取的錢就進入那個公司賬戶,這給職務犯罪提供了溫床。
在肖強看來,產生李華波的另一種土壤,則是“官小權力大”,缺乏監管:除了內外勾結、上下串通外,李華波等人作案的手段并不高明,但如此長時間不被人發現,說明對干部的監管極不到位。
?。ń鹦l東、龔寶良、曹世明薦自2011年2月2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