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韓國“特工丑聞”鬧得沸沸揚揚,他們的行動被人質疑“太業余”。其實,細數起來,像韓國特工這樣的“迷糊”間諜還真不少。他們搞出的烏龍事件,讓人哭笑不得。
“公主間諜”忘了接頭暗號
厚厚一部二戰史,也是一部各國間諜各展神功、各施手段的精彩全記錄。不過,雖然都叫間諜,本事可是千差萬別。2008年,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份文件,就曝光了這么一位“糊涂公主間諜”。
這位公主真名叫努爾·艾娜雅特·汗,是印度南部一個王公家庭的公主,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和英語。1940年,她隨家人逃到英國。英國皇家空軍特別行動署看中了她良好的語言素質,把她招為特工。
這位公主雖然長得美艷動人,但各種跡象表明,她并不是當間諜的料。特別行動署給她的評語是:“笨拙,容易激動,害怕武器,情緒不穩定,腦筋不太好,不善于保護自己。”
當時英國在法國的秘密電臺陸續被破壞,特別行動署急需向前方補充新的無線電發報員,因此,顧不上仔細挑選,就把努爾派往了巴黎。
努爾來到巴黎后,在第一次執行秘密傳遞情報的任務時,竟把德軍駐防圖拿在手中,未采取任何反跟蹤措施便徑直來到指定的接頭地點。叫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女竟然忘記了接頭暗號!這也罷了,第一次行動難免緊張,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更讓人緊張的是,后來她竟把地圖展開,挨個向路人試探!
她的這一舉動自然招來了路人奇怪的目光,多虧前來接頭的兩位地下組織成員及時裝成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員,以尋找走失病人為名,才把她救了出來。
還有一次,努爾把密碼本和記有巴黎全體地下抵抗組織人員名單的工作手冊,遺落在旅館的房間里。幸好旅館老板是一位法蘭西民族主義者,從工作手冊上找到了她的電話號碼,及時通知她將名冊領走。
兩個多月后,努爾更換了發報地點,但令人再次大跌眼鏡的是,她選中的新發報地點與蓋世太保秘密總部只有一街之隔,發報時間固定在深夜11時至凌晨2時。由于房間隔音差,而她敲擊按鍵的手法又極重,經常吵得鄰居難以入睡。不過,神奇的是,這次她也沒有造成什么大問題。
據史料記載,努爾后來竟成了英國情報組織留在巴黎的唯一發報員。不幸的是,她后來慘遭出賣被納粹槍斃,年僅30歲。二戰結束后,英、法政府追授她“喬治十字”勛章和“法國十字”軍功章。
由“間諜硬幣”引發的鬧劇
2007年年初,美國和加拿大情報機構發出的一則警告吸引了各大媒體的注意,該警告稱,中國、俄羅斯情報機構可能在加拿大25分硬幣上做了手腳,以竊聽美國軍事承包商的一舉一動。
“間諜硬幣”是怎么被發現的呢?原來,在加拿大和美國之間來回跑的美國軍事承包商,有一天忽然覺得25分面值的加拿大硬幣上的紅罌粟圖案十分可疑。承包商給軍事保密局的報告中寫道:“它看起來雖然沒有電源之類的驅動裝置,可一定采用了高能納米技術,由非常先進的多層金屬組成,上面有網狀導線!”
這引起了美國國防保密局的高度重視,該組織很快下發了一份文件,警告下屬各單位警惕“間諜硬幣”。這一警告隨即被加拿大、美國和英國媒體獲得,引發了一系列繪聲繪色的猜測,有人說是中、俄間諜在加拿大和美國機場擺攤設點,誘使美國軍事承包商購物找零,從而獲取軍事情報;有人說是加拿大情報機構為了獲得美加軍事合作底牌,在硬幣上做了手腳;還有人稱,這是英國軍事承包商想從中橫插一腿,讓軍情六處來偷竊美、加軍事合作老底。
但令人不解的是,除了美國軍事承包商的陳述外,居然沒有任何人對這種硬幣做過任何檢測!美國國防保密局事后尷尬地承認:“甚至沒見過可疑硬幣的樣子。”
那么,“間諜硬幣”到底是怎么回事?說出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2004年,為紀念陣亡的11.7萬名加拿大軍人,加拿大制幣廠奉命制造了3000萬枚25分硬幣,硬幣一面的圖案是楓葉上鑲嵌著紅色罌粟花。為防止色澤脫落,制幣廠在罌粟圖案上鍍上了一層保護膜。就是這層膜,讓美國軍事承包商大驚小怪。
而美國國防保密局這一糗事讓美國中央情報局笑掉了大牙,他們對此評論道:“我們的特工的確用硬幣隱藏過微型膠片和竊聽器,可那只能由美國特工自己帶著,絕對不可能將硬幣擱在敵人的身上。你怎么能保證人家不把它花出去呢?”
街頭裝炸彈,被抓現行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聲名在外,曾成功執行過多次任務。不過,未出師的“摩薩德”學員技能還稍欠火候。
2009年,一位學員在特拉維夫市區打算把一枚啞彈安放在一輛汽車底部時,被一名婦女逮了個正著,最后被警方逮捕。
警察詢問后才知這名“恐怖嫌疑人”原來是以色列特工學員,當時正進行安放炸彈訓練。原來,為保證訓練效果,“摩薩德”特工此類訓練從不向當地警方通報,因此,才鬧出這場鬧劇。
當地電視臺對此戲稱:“希望‘摩薩德’特工在國外更有戰斗力。”其實,平心而論,這位學員雖有點笨,但考慮到人家尚未畢業,還是可以原諒的。
泄密也請專業點兒!
2010年,軍情六處出了位“泄密未遂”的笨蛋特工丹尼爾·霍頓,他原打算以200萬英鎊的價格出售一份絕密文件,結果卻被買主告發,鋃鐺入獄。
霍頓擁有英國、荷蘭雙重國籍。他由于生活潦倒,入不敷出,決定鋌而走險,把一份包括426個英國特工名字、住址和電話號碼的絕密文件,賣給荷蘭情報部門。誰知,他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