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就是巧實力
對于美國智庫,似乎難有一個精準的定義,但人們早就對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學會、福特基金會、大西洋學會等耳熟能詳。它們早已或仍在影響著美國歷屆政府的決策思維,不僅是退役官員的“旋轉門”,也是政治精英的“孵化器”,可謂從政者的“黃埔軍校”。對美國智庫功能性的掌握和了解,也是掌握和了解美國當代政治的不二法門。
幾乎沒有一個智庫能真正做到“非營利性、獨立性和無黨派”,他們在美國政治決策和政策制定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外腦”,智庫也是美國政治社會里沒有人愿意忽視的一種社會力量。
形形色色的美國智庫,和我們概念中的政策研究室并不一樣。政策研究是“奉命做文章”,智庫則是主動趨前進入好影響決策過程。
從本質意義上,智庫就是美國巧實力的濃縮版。
——楊錦麟
(資深媒體人、香港衛視執行臺長)
《美國智庫的前世今生》
美國手中仍有王牌,這不僅表現在世界20強大學中美國大學就占16所的事實上。美國的生育率超過2.0,因此是能夠控制債務增長的惟一經濟大國,這與日本、中國、韓國、德國、意大利和俄羅斯面臨的人口老化形成了鮮明對比。
——網易河南新鄉網友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變成一個美國人,但只有中國人才可以是中國人”這句話令我不知是喜是憂。however,我始終相信并堅持,過去的幾千年歷史積淀中所產生的文明成果依然是我們的思想之源,當前亟需的只不過是現代化轉換,我們的文明需要的不是顛覆或放棄而是創造性的突破與超越。
——朱迪婧(媒體記者)
《周敬青 讓“黨內潛規則”沒有空間》
腐敗其實是種閑置資源的再利用,用不著夾雜感情。一個人壞,壞的是人;一群人壞,壞的是制度。高浪費的結構導致了海量浪費,這些能量不用,就會被無謂消耗在某些人手里……腦子活道德低的貪官上位了,會對這樣的食物特別在意。
——搞空燈兒(新浪網友)
人性本是貪婪的,腐敗已然成為官場的潛規則,不同流合污就會成為木秀于林、眾矢之的。治理貪腐,關鍵是讓權力公開透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監管,讓個人意志無法輕易左右自己的權力,讓權力徹底暴露在陽光下。
——貓被老鼠吃掉了(新浪網友)
《許鞍華的幸與不幸》
“那不是我想拍的戲。”多牛氣的一句,這不是窮守,這是藝術上的大富貴。
——程亮(導演)
一生堅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境遇如何,這樣的人內心得多么強大,尤其是一個身處世界上最繁忙金錢流水線的都市!向許鞍華致敬!向堅守人生信念的人致敬!
——嶺南生活(新浪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