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亮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當前建筑工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業主對工程的造價、質量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工程施工利潤越來越低,施工企業要想在這種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較好地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通過采用各種經濟、技術、組織及管理措施,來科學管理工程造價,有效控制和節約成本,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業主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獲得業主的青睞,使得企業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下面筆者簡要探討如何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明確了企業在工程承包中的權利和義務,并且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工程造價的量價確定標準、撥款方式、索賠方式、竣工結算等內容,是企業組織施工和管理的法律依據。但施工合同涉及的內容多而復雜,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合同管理影響著施工成本造價的控制,包括了從合同談判開始到合同終結的整個施工過程,施工企業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企業的利潤,就必須推敲施工合同的每一條款,做好合同的全過程系統管理。首先應樹立合同意識,尤其是企業的決策層和管理層應重視合同管理,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業務知識,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合同的管理辦法,并且在談判和簽訂前合同嚴格把關,確保施工合同條款既保護企業自身利益又滿足業主要求。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潛在的風險因素,因此要對能夠影響成本的一切可能因素在相應合同的條款中要仔細考慮,通過對可能引起風險的因素加以識別和分析,再運用一定的手段措施,比如可以在簽訂承包合同時,通過合同來把風險因素傳遞到下一級,從而增加承擔風險個體的數量,降低損失的比例。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施工合同條款的學習,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對照合同條款,對項目的合同風險有效規避,減免業主索賠事件的發生;同時充分利用合同手段為合理的對業主索賠做好準備。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與經濟這兩方面因素結合的好壞,將會對工程造價和經濟效益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工程施工中,我們應認清經濟是目的,技術是手段,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可借助科學的技術手段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目的,若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有不良后果。如在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若為保質量而一味地提高建筑標準,很有可能會使工程費用超出工程合同造價;若為搶工期而不惜代價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盡管滿足了工期的要求,卻造成了成本造價的上升;相反的,如果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能夠同時考慮質量、工期、安全及合同造價的要求,嚴格控制工程合同造價,提高經濟效益,那么企業便有條件用資金購買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更有能力保證工程的工期、質最、安全方面的要求。所以做好技術方案與經濟管理的有機結合,將會有利于工程造價的管理,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組織措施是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項目組織管理的措施。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不僅是專業成本管理人員的工作,同時是各級項目管理人員的責任,在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名管理人員都對工程成本具有影響。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應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設立施工成本管理組織,同時安排專業造價管理人員,明確各級施工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務,通過系統的組織管理可以使成本造價控制達到預期的效果。項目組織的另一方面工作是編制科學的施工成本造價管理的工作計劃,確定合理的工程施工先后順序,達到最佳流水作業的效果;根據工程總體進度計劃合理對施工人員、機械進行調度,避免窩工、機械利用率降低、材料浪費、物料積壓而造成的損失,使整個工程能夠順利高效的進行。要達到施工過程成本造價的合理控制,就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組織管理基礎上,完善造價過程管理的制度。
施工過程中工程變更控制有效與否,是工程造價產生變化的關鍵。作為施工方首先必須對合同內的工程量計價清單和施工圖紙進行細致詳實的分析,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分析工程變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施工過程中提出的工程變更必須堅持有利于承包人和業主的共同利益,達到雙方共贏的技術經濟目標。要做好這項工作就要求工程各方要依據合同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變更實施規范,使得工程變更的權限范圍更加明確,此規范應由監理、業主、設計方及施工方審核后共同簽證。由于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圖紙設計時往往沒有充分預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導致發生工程變更后會使得設計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按照這種圖紙施工后會帶來一些損失或麻煩,所以應加強同設計方的溝通和交流,對于存在設計與施工相矛盾或有不明確的地方,與設計方協商解決后方可繼續施工。確定變更之后,應結合施工合同條款和項目工程量清單對工程變更進行分析,統計出變更后的總工程量;此外,還應重視施工條件的變更,如一些不利于施工的自然條件及其他現場條件,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工程變更和賠索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工程變更的管理貫穿于整個施工階段,對施工階段工程變更的管理與控制的好壞,將會對工程造價控制的產生直接的影響,還會影響到各方關系的協調,所以施工單位為減小工程成本風險,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就必須科學的做好工程變更的管理。
工程項目業主要通過建設工程監理制度,要求監理單位配備一定的造價工程師,而現場監理工程師對工程的簽證是確認發生工程數量和價格的主要依據,作為承包人要把簽證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關鍵位置,要防止工程管理人員中只管簽證不算經濟賬的現象。工程施工現場的簽證必須是書面形式,手續應齊全,現場簽證內容應明確,項目要清楚,單價要合理,數量最要準確,應由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共同簽證蓋章,現場簽證要及時,做到一次一簽證,一事一簽證,以免留下后患引起糾紛而造成損失。
在工程造價中,材料費所占的比重通常都在70%以上,所以材料的價格及數量對施工階段的造價影響非常大,這是現場造價管理的控制重點,應做好材料在預算、計劃、采購、簽收、保管、使用等環節的控制,加強責任制,落實到人。尤其是在進行材料及設備的采購前,要正確了解材料的用量,及時地掌握材料市場的價格信息,根據材料的使用計劃、庫存狀況及市場價格波動情況來合理分批采購,對鋼材、水泥等大宗材料應進行多家比較,大型工程項目應進行材料采購的招標,選擇質量、價格以及信譽較好的供貨商家。
總之,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技術、經濟和管理等方面,需要管理人員、工程施工技術人員以及監理人員和設計人員的共同參與,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外到內、從技術到經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和細節做好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周明鴻.淺析工程施工造價管理[J].廣東科技.2009(11).
[2]井文革.實際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造價控制的管理方法探討[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21).
[3]朱大永.建筑工程施工造價管理探討[J].科技信息.2010(35).
[4]唐廣慶.建設工程實施階段的項目管理[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