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醒
(黑龍江省嫩江農場,黑龍江 嫩江 161441)
作為我國傳統的作物,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豆種植業一直在穩步的發展中,但相比于其他種植業的發展速度,大豆種植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后,大豆在我國農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大豆種植業在種植業中固有的地位在不斷動搖。美國是目前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國之一,與美國大豆種植業相比無論是在種植面積、美國大豆單產和大豆平直等多個方面,我國大豆種植業都遠不及美國。
雖然我國大豆種植也在生產大規模、大豆品質與生產機械化程度等多個方面都遠不如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國,但我國大豆還具有一相對優勢--非轉基因。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轉基因作物僅占全球非轉基因作物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轉基因農作物主要是發達國家為解決糧食問題,迅速占領世界糧食市場所開發研究出的與傳統作物基因不同的農作物,它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但轉基因作物實用后對人體健康是否造成影響不得而知,為此處于對生命尊重的考慮,國際農產品市場對轉基因農作物持抵制態度,受此影響非轉基因大豆較轉基因大豆更具市場競爭力。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研制成功的超級雜交水稻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我國水稻產量種植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外我國玉米主產區在種植技術和玉米品種上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國玉米年產量已經足以滿足我國市場對玉米的需求。小麥主產區的單產也已經達到了10500kg/hm2。相比于上述三種主要農作物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大豆種植業的發展相對滯后,種植技術水平較低,大豆種植業的科研工作欠缺。
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出口國的大豆種植的全過程基本上實現了全部機械化,而目前我國大豆種植的機械化程度還相當低,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成本,直接導致我國大豆生產成本明顯過于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出口國。
20世界80年代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受我國農村人口眾多,更耕地資源有限等問題的制約,我國大豆種植無法形成規模經營。雖然在我國有一些大規模的農產,但農場主要還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經營模式,無論是在生產規模還是在機械化種植上都無法與美國大豆種植業相媲美。
與工業和第三產業的收益相比農產種植投入成本多收益回報率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挫傷,近年來我家逐步將“三農問題”作為我國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來抓,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已經得到明顯改善,然而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保障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我國首先要保障糧食生產安全,針對大豆種植業這一相對薄弱生產環節,政府在減輕農民投入的基礎上還必須進一步加大人力、物理、財力的投入。
根據前文的論述我們已經對導致我國大豆種植業生產落后的原因有了初步了解,下面就采取何種措施促進我國大豆種植業的發展進行闡述,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我國已經有了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方大豆良種研究所”等,有關省市自治區也有自己的大豆技術研究單位,他們已經為我國的大豆生產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我國大豆科研工作仍然不能適應種植業生產的需要,我國的大豆種植涉及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差異較大,需要研究的課題太多了,據說,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搞種子研究的人員只有20多位,人太少了,即使增加一倍的科研人員也不為多。東北、內蒙古、黃淮海大豆產區的也要加強大豆科研。我們希望用5到10年的時間的努力,我國大豆種植業能夠達到或超過世界上大豆生產的先進水平。大豆工程技術研究的內容還要提出一些保障大豆生產過程機械化的課題,包括入庫前后大豆品質整理的機械。大中型機械是保證大豆種植規模化生產的手段,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條件。國際上轉基因大豆增長較快,我國有必要跟這個風么?我們認為,我國應該保留非轉基因這個優勢,使我國大豆成為綠色產品。
調整我國大豆種植結構,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應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進行,不能盲目冒進,嚴禁采取開墾濕地、圍湖造田和毀林還耕的措施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調整大豆的種植結構,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應從我國現有的農作物種植機構進行調整,針對我國玉米年產供過于求的形勢,在保障我國玉米年產量基本滿足國內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壓縮玉米種植這一手段,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為實現我國大豆的自己創造條件。
以家庭為單位的承包經營方式對不少農民來說已經不合算了。為此,在經濟發達地方,在人少地多的地方,可以率先實現適度規模的生產經營,現在,政府不是鼓勵農民進城嗎,對于永久離開耕地的農民,建議政府給予一次性補助。對于種植大戶,政府要鼓勵其發展,只要他們有技術、有錢就可以雇用勞動力,合理投放機械,使他們達到一個規模合適,經濟上合算的經營水平。
在各項投入中首先要加強的是科研投入,科研工作組要科研工作者長期的努力反復試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為此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要有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為國家大豆種植業發展的貢獻精神,政府要充分保障科研工作者的各項物質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其次政府還應增加大豆種植業的補貼,為大豆制定最低的市場保護價,通過政府采取的扶持措施,可增強農民種豆積極性。再次,政府應在積極扶持我國大豆種植業的機械化發展,大豆種植的規模化,較高的勞動生產率是由機械化作保證的,我們建議,豆農們在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時,政府給予扶持,有的可以貸款,有的可以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最后,政府還應在發展大豆種植業的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力度,例如針對我們國家的種植業抵抗自然災害的條件較差這一問題,我們要下大功夫改善種植業的基本生產條件,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其骨干工程要有政府規劃,財政花錢。
為促進我國大豆種植業的發展,扭轉我國大豆對外貿易中的弱勢局面,我國已經針對大豆種植業的發展采取了許多具體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相關科研機構正在積極的培育新品種,目前大豆新品種“龍大一號”已經培育成功,它將使我國大豆在產量與品質上得到質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能夠建立起艱苦、可靠的大豆種植安全防線。
[1]王岫芳.美國大豆生產的輪作情況[J].黑龍江農業科學,1996,(01).
[2]李玉成,朱晶,尹勝利.論黑龍江墾區大豆生產水平提高原因及發展建議 [J].大豆通報,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