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臣
(黑龍江省伊春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 伊春 153000)
1.1 單位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存在誤區。一些社會單位對單位員工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存在以下三個方面誤區。一是錯誤地認為消防教育培訓與己無關。不少單位沒有履行對員工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職責,員工上崗前、特殊崗位員工獲得相關操作證前,沒有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還有的單位對消防部門組織的相關會議、培訓有抵觸情緒,不愿派員參加,抱有僥幸心理,總覺得火災很遙遠。二是錯誤地認為單位內部設置消防安全標識或圖示不是硬性要求。在推進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中,一些人員密集場所對消防部門提出的安全標識和圖示設置存有疑義,認為不屬于現行消防技術規范要求可以不設或少設,忽視標識、圖示的宣傳和教育功能。三是錯誤地認為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是走過場。一些社會單位被動地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在消防部門的督促下,僅僅在“119“消防宣傳日等重點時期,通過一些橫幅、標語應付一下,沒有深入地結合本單位的火災危險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員工的消防知識技能教育培訓工作。
1.2 單位自防自救能力弱。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社會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演練,以提高單位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從實際中看,不少社會單位自防自救與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相去甚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的“弱”,一是應急和滅火隊伍弱化。一些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為了片面提高經濟效益,把精簡裁員重點放在不產生直接效益的消防安保隊伍上,削弱了專職或兼職消防安保力量。二是應急自救隊伍素質弱化。不少社會單位的員工流動性大,不少新員工到崗后,沒有接受本級本崗的消防應知應會知識技能的崗前培訓,對本級本崗的火災情況下的自救方法知之甚少。有的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由于更替頻繁,不會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的操作,有的發現火災報警信號反饋到控制室后,不會查找報警點、不會去核實,有的嫌報警聲煩,甚至直接關閉報警。還有的單位員工對消防應急自救知道一問三不知,不會報警、不會使用滅火器。
1.3 單位消防檢查不到位,火災隱患消除進展遲緩。《消防法》第十六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第十七條規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一些單位消防檢查組織不到位,火災隱患消除進展遲緩。消防大隊在最近的監督檢查中,發現了社會單位消防檢查存在以下“四個不到位”。一是組織不到位。單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消防安全,沒有制訂切實可行的消防檢查方案、計劃,對各級、各崗位的消防檢查責任落實不明,單位消防檢查工作實際上處于松散的、無組織狀態。在單位開展的消防檢查中,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對單位內組織檢查工作要么交由安保人員負責,要么流于形式,法代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沒有參與檢查工作。二是檢查部位不到位。一些單位消防檢查浮于表面,沒有深入到消防設施等深層次、技術型的檢查中。一些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重點部位檢查采取“走馬觀花”式的檢查,檢查流于形式。一些賓館、飯店和超市、商場消防檢查工作沒有動真碰硬,不能正確處理消防與防盜、消防管理與企業管理的矛盾,對鎖閉安全出口、占用疏散樓梯堆放雜物等隱患熟視無睹。
2.1 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提高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首先,切實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社會單位要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體負責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開展防火檢查巡查,落實員工崗位消防責任;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限期消除。其次,切實做到“火情發現早、小火滅得了”。依法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的企事業單位要建立專職消防隊,其他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種形式的消防隊。要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2.2 提高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首先,切實做到“能火場逃生自救、會引導人員疏散”。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社會單位員工應普遍掌握火場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線和引導人員疏散程序。單位要確定疏散引導人員,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夠及時組織在場人員安全疏散。其次,切實做到“消防設施標識化、消防常識普及化”。消防設施器材要設置規范、醒目的標識,用文字或圖例標明操作使用方法;重點部位、重要場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設置“提示”和“禁止”類消防標語。要落實消防教育培訓制度,員工普遍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
2.3 規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落實消防安全責任。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確并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有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組織開展對員工進行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訓練,使場所全體人員都應該熟知必要的消防知識,做到“四懂四會”,四懂即:懂得本崗位火災的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救火災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四會即: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疏散群眾,會撲滅初期火災。同時,時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保持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完好狀態。
2.4 加強宣傳培訓,提高員工消防安全意識。要加強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教育,經常組織員工學習國家消防法律、法規,學習消防安全常識,開展警示教育,增強員工的消防法制意識,掌握消防安全知識。新員工上崗前要通過消防安全培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上崗證件后方可上崗值班。每名員工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通過培訓,要使每名員工自覺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增強消防法制觀念,主動消除火災隱患。
2.5 規范單位的消防設施標識。各類重點單位都要設置平面圖,在平面圖上以圖例形式,標明各類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消防設施和器材安裝配置點、易燃易爆物品貯存點的位置;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氣體滅火系統專用貯瓶間、柴油發電機房等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張貼操作規程、維護保養標準、消防安全注意事項等。
總之,推進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是為扎實推進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的重要體現,不但大大提高了轄區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意識,更能夠切實提升我國消防安全的整體管理水平。
[1]王繼強.提高“四個能力”確保消防安全.綿陽日報,20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