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付玉輝
只有遵循互聯網傳播的客觀規律,在推進互聯網治理方面運用具有戰略層級意義的智慧和勇氣,進一步明確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發展的基本規則,確立應對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多重沖突的治理框架,才有利于推動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可持續的創新發展。
有了互聯網,人類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有了互聯網,媒介融合和產業融合成為了普遍現象;有了互聯網,從寬帶接入、互聯網服務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的各種應用,互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變得更加活躍?;仡?011年,可以發現許多社會經濟中的熱點現象都和互聯網有關:微博的社會影響、移動互聯網諸多應用的普及、移動智能終端的大行其道、互聯網接入市場是否涉嫌壟斷的討論、美國網絡中立性論爭的回環往復……這些現象說明互聯網在當今人類發展中的位置已經越來越重要。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作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創新核心,互聯網領域如何保持持續的創新性和開放性,并使之成為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持續推動力,不管是對于互聯網產業發展,還是社會經濟發展來說,都至關重要。
不過,在當前互聯網傳播領域存在的多重沖突,也同樣引起了人們深深的思考。當然,形成這些沖突的原因很多,有些屬于市場關系范疇,有些屬于體制機制范疇,有些屬于法律規制范疇,而想要理清并解脫制約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種種束縛,也并非易事。
在面對互聯網創新發展進程中的多重沖突時,筆者認為,只有遵循互聯網傳播的客觀規律,在推進互聯網治理方面運用具有戰略層級意義的智慧和勇氣,進一步明確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發展的基本規則,確立應對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多重沖突的治理框架,才有利于推動我國互聯網傳播領域繼續保持可持續的創新發展。筆者認為,我國互聯網傳播沖突治理框架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互聯網傳播領域的沖突起因之一就是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各方面對于固定寬帶、移動寬帶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和當前寬帶供給相對不足所產生的矛盾。而對于這種需求的滿足僅僅依托電信運營商的力量則顯得力度不足。國家寬帶戰略的確立,符合國家戰略目標和核心利益的要求。對于互聯網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構建一個高速、開放、安全的互聯網網絡體系。而構建這個網絡體系,則需要政府制定符合實際的總體規劃,協調巨額投資,并推進寬帶基礎設施的長期建設,因此,各國對于互聯網發展的帶寬問題都給予高度重視。有報道稱,迄今,全球已有近100個國家推出了國家寬帶戰略,就在不久前,埃及和泰國也加入這一行列。希望我國也能早日出臺相關戰略,從政策層面給予寬帶強有力的支持,讓我國早日從寬帶大國變為寬帶強國,同時也讓老百姓享受到更高速、更低價的寬帶業務。
由此可見,國家寬帶戰略的確立已經成為確保我國寬帶基礎設施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互聯網發展方面,我國的總體特征是大而不強,要想實現互聯網的充分覆蓋和寬帶的不斷升級,的確面臨很多困難。而對于這種局面,我國國家寬帶戰略的制定和實行則顯得更有必要,如何辨析自我處境、選擇最優路徑是其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國家寬帶戰略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做出的決策。國家寬帶戰略和企業寬帶戰略需要各司其職,相互協同,才有助于我國互聯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和平崛起與和諧社會發展進程中,如何不斷釋放互聯網的創新力量也是一個應該面對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一環就是構建一個能夠持續確?;ヂ摼W傳播領域創新元素的活躍和成長的互聯網傳播管理體系。
從當前發展態勢來看,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是國家文化體制改革、國家文化產業發展、三網融合進程推進的等重大事項的重要基礎,因此推進互聯網產業的持續開放,符合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刻融合的大方向。在構建切實可行的國家寬帶戰略之后,如何釋放互聯網產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創新之力、融合之力和市場之力,則是我國互聯網管理機構所要重視和著手解決的問題?;ヂ摼W產業處于一個不同于其他傳統產業的開放型、創新型的產業領域,而這一特征則決定了互聯網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以自由開放思維為主導的開放型管理體系。只有在這個具有自由、開放的管理體系之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創新性才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和釋放。
因此,對于互聯網發展而言,是要選擇鼓勵創新為基調的開放導向,還是選擇以可管可控為基調的安全導向?對于這個問題,美國的經驗可以借鑒。筆者認為美國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構融合的監管框架。對于互聯網平臺上的內容提供商和用戶要積極鼓勵其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各種類型的創新,而對于所有制約互聯網創新的元素,如在互聯網平臺具有歧視性管理可能性的電信運營商則給予明確的制約,通過這種方式謀求保持互聯網平臺持續的自由開放特性,從而最大限度發揮互聯網在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創新推動作用。二是積極推進產業融合。三是將互聯網開放精神推進到其他相關信息傳播領域?;ヂ摼W開放精神是互聯網最為重要的傳播基因,只有將這種開放基因深植于互聯網、傳統媒體和電信等其他相關領域,整個社會經濟的創新發展才能夠得以持續進行。
隨著互聯網領域技術和應用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的開放和創新效應進一步趨于明顯,互聯網的創新推動價值在我國也得到更為充分的認識。因此,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地位的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研究者有必要對我國的互聯網管理的“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十六字方針不斷擴展和深化,使之成為推進我國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指南。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存在和發展,關鍵在于它是服務或滿足人類基本信息需求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因此大力推進互聯網產業發展符合我國億萬互聯網用戶的利益?;ヂ摼W存在的價值何在?筆者認為,互聯網存在的價值,無疑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并滿足人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相關信息傳播需求,而互聯網精神的自由、開放、協作、創新等基本原則則符合人性發展的基本需要。因此,對于互聯網發展而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監管體系構建固然重要,但是明確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是基于為人提供相關信息傳播服務、利于人進行精神交往、社會交往這個基本點。不能因為對互聯網物質屬性層面的重視而忽略了互聯網所要服務的對象是人類自身這一重要事實。
在我國互聯網發展政策中,對于人的因素非常重視。2010年6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中明確提出:“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發展網絡新聞傳播事業,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新聞信息,同時依法保障公民在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痹摪灼€指出:“公民依法享有互聯網上充分的言論自由……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維護公民依法享有的互聯網上言論自由。”由此可見,在互聯網治理的道路上,雖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國互聯網基本政策中對于人的重視則是極為明確的,而未來的互聯網發展所要關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將互聯網治理嵌入到現實社會治理流程之中,并使之成為社會治理的自然而重要的標配環節。該變化的實現對于互聯網治理的未來走向將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純粹物理層面的互聯網本身雖然具有前所未有的技術創新意義,但是只有和人類社會建立起密切關聯的互聯網才真正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當互聯網傳播領域面臨來自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體系構建、社會治理演進等相關層面的壓力的時候,只有沿著互聯網開放創新的方向向前尋找出路,推動國家寬帶戰略的施行,推進開放的互聯網管理體系的構建,推進互聯網治理嵌入現實社會治理流程的進程,才能真正找到推進互聯網及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開放的網絡化的互聯網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