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福
(江西省贛州市公路管理局于都分局,江西 于都 342300)
隨著社會發展,市場經濟不斷深化,我國高速公路及城市建設發展迅猛,橋梁工程中橋梁樁基極為關鍵。橋梁樁基由于深埋在地表下,而且多數施工區域地下水較高,因此樁基的質量一直都較難以控制,況且樁基質量將直接影響橋梁的整體質量。在此提出的施工及質量保證要點,應是確保整個工程質量與安全的關鍵。
所建橋梁處工程地質和必要的水位地質資料;樁基施工圖及圖紙會審紀要;場地和鄰近區域的地下管線(管道、電纜)資料;主要施工機械及其配套設備的技術性能資料;樁基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樁基鋼筋砼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鋼筋)的質檢報告。
施工平面圖上應標明樁位、編號、施工順序、水電線路和臨時設施的位置;制定施工作業計劃和勞動力組織計劃;制定機械設備、工具、材料供應計劃;制定季節性(冬、雨季)施工的技術措施。
人工挖孔灌注樁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嚴禁一閘多用。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
為核對地質資料、檢驗設備、工藝及施工技術要求是否適宜,樁在施工前,宜進行“試成孔”;開孔前,根據建設單位的測量基準點和測量基線放樣定位,經監理復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樁中心。樁位應定位放樣準確,在樁位外設置定位龍門樁。并派專人負責;當樁凈距小于2倍樁徑且小于2.5m時,應采用間隔開挖;第一節井圈護壁的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修筑鋼筋砼井圈護壁應保證:護壁的厚度、配筋、砼強度符合設計要求,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每節護壁在當日施工完畢,護壁模板在24h后拆除,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挖至設計標高時,孔底不應積水,終孔后應清理好護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殘渣、積水,然后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封底和灌注樁身砼。
鋼筋進場要驗收,要有質保單,并要求作力學性能試驗和焊接試驗,合格后才能啟用;焊條要有質保單,型號要與鋼筋的性能相適應;鋼筋籠制作嚴格按設計加工,主筋位置用鋼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離。主筋間距允許偏差±10mm,箍筋或螺旋筋螺距允許偏差± 20mm,鋼筋籠直徑允許偏差±10mm,鋼筋籠長度允許偏差±50mm;加頸箍宜設在主筋外側,以加強對鋼筋籠的箍子作用,且不會增加施工難度,主筋一般不設彎鉤;鋼筋籠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前需再檢查孔內的情況,以確定孔內無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順直,避免碰撞孔壁,嚴禁墩籠、扭籠;注意鋼筋籠的標高,到達設計位置后應采用工藝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鋼筋籠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為無護壁時70mm、砼護壁時35mm,保護層用水泥砂漿塊制作,當無砼護壁時嚴禁用粘土磚或短鋼筋頭代替(磚吸水、短鋼筋頭銹蝕后會引起鋼筋籠銹蝕的連鎖反應)。墊塊每1.5-2m一組,每組3個,圓周上相距120°,每組之間呈梅花形布置。保護層的允許偏差為±10mm;當成孔深度與設計深度不同時,鋼筋籠長度也宜隨之變化,但摩擦樁的鋼筋籠長度可不變。
檢查成孔質量合格后應盡快灌注砼。在灌注砼前,應進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須清理干凈,孔底無浮渣,孔壁無松動。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端承樁50mm、摩擦端承樁和端承摩擦樁100mm、摩擦樁300mm;當有地下水而滲水量不大時,則應抽除孔內積水后,用串筒法灌注砼,串筒末端離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砼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如果滲水量過大,積水過多不便排干,則應用導管法水下灌注砼;砼的粗骨料可選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并不大大于主筋凈距的1/3;堅持按配合比投料,砼坍落度不宜過大,以5-8cm為宜,每50cm為一層及時振搗,砼灌注要保持連續。坍落度損失大于5cm/h時,要調整配比;砼拌合料質量控制,每盤砼的拌和時間不得少于90秒,開始攪拌時必須做一次坍落度檢測,調整好流動性,且具有較好的粘聚性,灌注時作坍落度損失的觀察,以指導砼配合比的調整,拌好的砼應立即使用,有離析現象嚴禁灌入樁孔;注意樁頭砼的標高,應適當超出設計標高,以保證在鑿除浮漿層后,樁頭進入承臺內50~ 100mm;樁身砼必須留有試件,對直徑大于1m的樁,每根樁應有1組試塊,且每100m3砼及每個灌注臺班不得少于1組,每組3件,試件的制作必須客觀真實;氣溫高于30℃時注意緩凝,氣溫低于0℃時注意抗凍。
砼試塊強度的質量檢驗和樁身動檢,樁身動檢包括大應變和小應變,可測出樁長、縮徑、擴徑、斷樁及可估算出砼強度,質量檢驗和樁身動檢必須合格;建議有條件的按1~2%抽樣,按慢速維持荷載法做豎向靜荷載試驗,必須滿足設計要求;砼灌注過程中必須實行旁站,全員、全過程控制,嚴格把關;要及時跟蹤檢驗,及時評定質量結果。
若采用超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質量,首先應進行聲測管的預埋。超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質量的工作機理一般情況下就是一個發射,一個接收,兩個探頭從樁底按一定規定的高度上利用發射探頭所發射的超聲波通過混凝土再到接收探頭,其間根據某些聲學參數如幅度、頻率等的不同變化,從而反映出混凝土內部情況如孔洞、強度、離析等。而聲測管就是探頭運動的通道。聲測管埋設時應按設計圖要求綁縛于樁基的鋼筋籠上,由于此工作方式,因此超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質量不受樁長,樁徑的影響,成為目前我國較受歡迎的樁基檢測方法。采用超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質量時,聲測管埋設數量應按相關規范要求,現普遍采用埋設三根或四根,圓孔樁一般為三根,方孔樁一般為四根。
聲測管綁縛于樁基鋼筋籠上時,首先安裝第一根時應平行于樁孔軸心線;其次是聲測管之間應盡量平行,然后綁縛于樁基鋼筋籠上且不允許有松動現象;第三是對于端承樁而言,由于樁底情況是我們需要重點觀察的地方,因而幾根聲測管尾都應一直放到樁底且應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聲測管在埋設時應盡量等距離分布;第五,在樁頂處聲測應高出樁頂混凝土面30~50cm為宜。
聲測管在綁于樁基的鋼筋籠上時,應當用鋼板先將聲測管兩端焊接牢固并密封,也免異物落入管道中而堵塞聲測管。
在樁基檢測前一天,將聲測管露出樁頂焊牢密封的薄鋼板切割掉,最好用切割機,注意割掉薄板后應保護好,不得讓異物進入而堵塞。為使檢測工作順利,施工方可先用測繩進行聲測管檢查,檢測項目包括實際樁長,聲測管內有無異物堵塞等,檢查完畢后在管中裝入清水以待檢測樁基質量。
[1]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
[2]張素梅,唐岱新.土木結構工程實用手冊[C].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