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張書 周行
(山東唐口煤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100)
礦山測量工作是指導和監督安全生產的基礎,為采礦一線服務及平衡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程建設項目增加,內容日趨復雜,其對測量工作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礦山測量是礦山基建和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基礎工作。包括礦井聯系測量、井下控制測量、井巷施工測量、井巷貫通測量、礦塊施工和采場驗收測量、礦區路線測量、采剝工程測量及礦山移動的觀測等。
測量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礦區地面和井下測量控制系統,為煤礦各項測量工作提供起算數據;對于地面系統:要依據設計方案,進行地面生產系統、土建、管線和機電安裝等工程測量工作;建立地表、巖層和建筑物變形觀測站,開展礦區地表與巖層移動規律、采礦或非采礦沉陷綜合治理以及環境保護工作;參與“三下”采煤和塌陷區綜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莊搬遷的方案設計和實施;進行礦區范圍內的地籍測量;對于井下系統,要在煤礦生產各個階段,對采掘工程是否按設計施工進行檢查和監督;利用測繪資料,解決煤礦生產、建設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種測繪問題,并為煤礦災害的預防、救護提供有關的測繪資料;要測繪各種煤礦井下相關測量圖件,滿足生產、建設和規劃各階段的需要;根據礦區地表與巖層移動變形參數,設計和修改各類煤柱。并且參與月度、季度、年度生產計劃和長遠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煤礦井下工程在規劃、設計、施工、竣工及經營管理各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包括主要石門、絞車房、變電所、上下山巷道、煤巷、切眼、回采等的工程測量。
井下工程的定向放樣,主要根據施工中線和施工水準點進行。先根據施工中線和水準點放樣出開挖斷面的中心點,布置炮眼進行鉆爆,或以掘進機械進行開挖。待巷體成型或部分成型后,即根據校準的中線放樣斷面線,進行襯砌。巷道、坑道貫通以后,施工中線即可對接,此時要測算巷道橫向、縱向(高程和方向)的貫通誤差,并進行調整。在放樣精度要求較高時,貫通誤差調整前,應先進行貫通測量,亦即將相向開挖兩巷口附近的巷外控制點 (或巷內貫通面兩側的導線控制點)連成貫通導線或貫通水準線路,重新施測并加以平差。在允許調整的范圍內,所有重要放樣工作,都以平差后的坐標和高程作為調整施工中線和放樣的依據。
地下工程襯砌后,要進行斷面測量、核實、凈空。對于硐室、井下庫房等還要進行實際庫容的測算。井下工程竣工后要測制竣工圖和記錄必要的測量數據,在經營管理階段還要進行井下工程的設備安裝、維修、改建、擴建等各種測量工作。
礦井測量在煤礦生產中有比較重要作用,貫通質量與否直接影響礦井安全生產與礦井效益。因此要保證測量的精度,要開發相應適合于在Windows平臺下《煤礦測量信息管理系統》,使礦井測量資料得到及時處理,合理平差,減少計算誤差。要使系統對建立的數據庫具有管理功能,方便資料查詢,為CAD微機繪圖打下基礎;將復雜的測量資料內業處理轉化為可視化、簡單化的微機操作;提高礦井安全管理,實現礦井導線測量數據管理和使用,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依據。
在施工階段,應配合施工步驟和施工方法,進行施工控制測量以及建(構)筑物的定線放樣測量,保證井下工程按照設計正確施工。井下工程施工控制測量分為地面控制和井下控制兩部分,并將兩部分聯測,形成具有統一坐標和高程系統的控制網。如果采用斜井施工,要進行井上、井下的平面和高程聯系測量。平面聯系測量是通過井筒進行聯系三角形測量,將地面近井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和方向傳遞到井下平面控制點上,作為井下導線的起算坐標和起算方向。單井平面聯系測量通常采用重錘投放兩條鋼絲,測定垂線投放點的坐標和投點連線的坐標方位角,井下導線即由此傳算。近代已逐步采用光學投點儀、激光垂準儀和陀螺經緯儀定向的方法代替上述幾何聯系測量。如有已掘成的兩個豎井,彼此有坑道連通,則可通過井下導線連接兩個豎井的投點,進行兩井定向測量。高程聯系測量通常采用吊垂線法、長鋼尺法或長鋼絲法,近代則采用電磁波測距儀測深的方法。地面控制測量和井下控制測量所用儀器、工具(尤其全站儀),應進行檢定,取得一致的標準。
地面平面控制一般采用導線、測角網、測邊網、邊角網或GPS網。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水準網或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控制網。井下控制測量從各巷口或井口引進,隨巷道掘進而逐步延伸。井下控制網的形狀和測量方法,依巷道的形狀和斷面的大小而定。平面控制一般多采用導線或狹長的導線網。在井下導線中,采用能夠保證設計精度的全站儀,加測一邊或數邊的方位角,可減少橫向貫通誤差的積累。小型井下工程常采用中線控制。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距儀測高。井下所設的控制點比較容易產生位移,在使用前應予檢測。井下工程施工時,因巖體掘空,圍巖應力發生變化,可能導致井下建筑及其周圍巖體下沉、隆起、兩側內擠、斷裂以至滑動等變形和位移。因此,必要時,從施工前開始,直到經營期間,應對地面、地面建筑物、井下巖體進行系統的變形觀測,以保證安全施工,鑒定工程質量,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工作。
在井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階段,視工程規模的大小和建筑物所處的井下深度,需要使用已有的各種大、中比例尺地形圖,或測繪專用地形圖。地形圖測繪范圍,除滿足主體工程和附屬工程的設計需要外,還應考慮在巖體掘空后,地面沉陷、巖體移動以及地下水滲入的可能影響范圍。測圖比例尺,對大型地下工程,規劃階段為1:500~1:10000;初步設計階段為 1:200~1:2000;施工設計階段為1: 200~1:2000。對小型地下工程,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用圖常一次測繪,比例尺采用1:500~1:2000。此外,還要測繪必要的縱、橫斷面圖以及地質剖面圖等。
煤礦地質測量資料是一種活躍的、動態變化的、與空間位置密切相關的信息,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煤礦生產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認真做好工作面的測量工作是安全生產的基礎,通過測量數據,查找問題癥結,及時繪圖,從而為采掘開拓部署提供準確的測量資料。近年來,礦井生產范圍逐年擴大,采掘頭面個數偏多,為了不影響生產,要加強現場管理,及時在巷道施測經緯儀導線,標定巷道中腰線,上山切眼實測到頭。在開拓巷道中,及時安裝激光指向儀,確保工程質量,滿足礦井生產的需要。
[1]許光海.測繪新技術在煤礦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