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秋
(寧波杭州灣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資源交管辦,浙江 杭州 315315)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規模的逐年擴大,各地承建的高速公路施工任務逐年增長,其中橋梁結構物工程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由于高速公路路線長,橋梁多,橋型各異,加之地質情況復雜多變,給組織橋梁施工帶來困難。“進度、質量、安全、資金”,是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的四個核心問題,按照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安全發展”、“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施工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從近幾年公路工程施工事故來看,橋梁工程事故多發,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都占交通基本建設領域總數的40%左右,并且群死群傷事故多發生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因此必須對橋梁施工安全進行特別關注。
1.1 施工警示標志要明顯。施工單位要結合周圍的環境設置醒目的色彩標志牌,色彩標志可提高人的辨別能力,控制人的心理,減少工作差錯和人的疲勞。紅色,在人的心理定勢中標志危險、警告或停止;綠色,使人感到涼爽、舒適、輕松、寧靜,能調節人的視力,消除炎熱、高溫時煩躁不安的心理;白色,給人整潔清新的感覺,有利于觀察檢查缺陷,消除隱患;紅白相間,則對比強烈,分外醒目。所以,根據不同的環境采用不同的色彩標志,如用紅色警告牌,綠色安全網,白色安全帶,紅白相間的欄桿等,都能有效地預防事故。
1.2 采光照明問題。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現場的采光照明,既要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又要減少人的疲勞和不舒適感,還應注意視覺暗、明適應的生理反應。當光照條件改變時,眼睛需要通過一定的生理過程對光的強度進行適應,方能獲得清晰的視覺。所以,當由強光下進入暗環境,或由暗環境進入強光現場時,均需經過一定時間,使眼睛逐漸適應光照強度的改變,然后才能正常工作。勞動者當光照強度產生極大變化時作短暫停留,在黑暗場所加強人工照明,在耀眼強光下操作帶上墨鏡,則可減少事故的發生。
1.3 環境溫度問題,嚴謹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下作業。調查顯示:環境溫度接近體溫時,人體熱量難以散發就會感到不適、頭昏、氣喘,活動穩定性差,手腦配合失調,對突發情況缺乏應變能力,在高溫環境、高處作業時,就可能導致安全事故;反之,在低溫環境進行施工作業,人體熱量流失多,也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1.4 現場環境問題。施工現場環境符合有關規定。施工現場機械要設有防護裝置,若現場布置雜亂無序,視線不暢,溝渠縱橫,交通阻塞,機械無防護裝置,電器無漏電保護,粉塵飛揚,噪聲刺耳等,會使勞動者生理、心理難以承受,當其生理、心理不能滿足操作要求時,則必然誘發事故。
1.5 強調安全教育。施工企業要經常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各工序應嚴格按施工工藝安全施工。
2.1 材料質量要過關。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安裝,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質量標準。對材料或半成品構件(涵管、蓋板等)訂貨前進行仔細比較,取得供貨商的產品合格證書,進行采樣試驗,驗證其質量可靠性。
2.2 施工關鍵技術精細化管理。公路橋梁施工中,隧道掘進、臺背回填、梁片預制安裝、橋梁蓋梁施工伸縮縫施工等都屬于施工關鍵技術,要加強關鍵技術施工質量監控,消除工程質量隱患,提升高速公路項目整體建設質量。實行工程項目管理精細化,要做好以下幾點:①人員管理精細化。在施工管理過程中,要注重思想教育,強化員工特別是部門負責人的執行意識,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各部門不斷細化工作標準,要求每位員工從細節做起,明確工作要求。②質量安全管理精細化。施工生產要嚴格執行規范和操作規程,根據技術規范和合同要求,某些重點分項工程開工前應先做試驗路段和試驗工程,并按試驗成果總結施工工藝,指導規模生產。要嚴把質量關,使施工規范化、標準化,質量管理措施明確化、規范化、責任化。③進度管理精細化。開工前施工單位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對設計文件詳細復核,對水準點、導線點、縱橫斷面認真復測。大力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加大人員和機械的投入力度,鼓勵和獎勵創新,有力推動施工生產的發展。要細化工期,落實保障措施;加大員工技能培訓力度,提高施工生產力。④成本管理精細化。項目部是企業的利潤中心,項目管理要采取各項措施,降低成本。
2.3 設備管理。機械設備的正確選用與保養對于機械設備的保養,機械設備管理部門應做到提前、及時掌握各個施工項目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方面信息,安排好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的二次保養維護工作,解決好使用與保養的矛盾沖突。抓好設備管理工作,保證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性工作,它可以樹立施工企業的社會形象,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前途。設備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機械設備規范化管理。橋梁施工使用的機械設備應有專業人員管理,建立科學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的管理人員要對機械使用率進行量化分析、經濟對比,以實現安全生產,提高效率、減少開支的目的。第二,機械設備經濟化配置。施工設備要盡量避免頻繁遷移,最好做到一次性布局到位,同時應考慮因設備布置封閉道路給施工帶的影響。第三,機械設備科學化維護。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防止突發故障的發生,延長設備的有效使用壽命。規范操作手職業道德規范的“五個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其中“眼到”就是要認真按規范仔細做到設備狀況“一日三查”;“手到”就是要對設備勤保養,勤潤滑,謹慎操作。保持機械設備最佳狀態,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完好率,提高機械設備的作業率,提高機械使用率,充分發揮機械設備在施工中的作用,從而節約機械費,提高施工企業效益。第四,老舊設備的淘汰隨著施工任務的增長,機械設備使用時間的增多,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越來越短,這時就要及時的引進新設備,淘汰舊設備。對那些,以及因事故等原因設備主要結構性能損壞嚴重,無修復可能或修復費用超過更新設備價60%的,能耗高、功率低、污染嚴重、經濟效益差,技術改造又不經濟的機械設備,都要堅決予以淘汰。
2.4 強化施工單位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教育和培訓,貫徹全員質量意識,領導、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層層負責。橋梁關鍵部位的施工,要安排有施工經驗、有責任心、技術水平高的專人負責確保工程質量。
總之,市政公路橋梁施工中安全性不足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的安全問題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上的研究,更應該注重施工現場的實際管理。我們要從施工過程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嚴格保證工程的安全性,為實現“和諧”施工,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1]黃明貴.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問題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09(20)
[2]陳靖.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技術及其特點.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
[3]肖楠.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措施.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9)技術市場295
[4]劉麗華.橋梁工程施工安全預評價方法研究及應用 [J].公路交通科技 (應用技術版), 2008,10.
[5]張廣敏.淺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及監督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