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明
(云南電網公司臨滄供電局,云南 臨滄 677000)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人,供電部門實現了公司制改組、商業化運營,初步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原有的包括安全用電管理等在內的行政管理職能移交給了政府經濟主管部門。但是,供電部門行政管理職能移交后,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門無論是在人員、技術、管理等方面都沒有與之相應的標準和制度。就客戶用電安全管理而言,更是處在無人管理甚至失控的狀態,對供用雙方的安全生產均產生了現實的和潛在的威脅,應引起各級政府部門、供電企業和客戶的高度重視。
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于將客戶用電與系統供電聯為一體,供電部門像熟悉自己的輸變電設備一樣熟悉客戶的用電設備,像負責自己的設備一樣負責客戶的電氣設備。供電部門強化對客戶的管理不僅是行政管理所賦予的權力,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供電部門承擔著客戶安全用電的重要責任,不得不加強對客戶的安全管理。因此,供電部門把客戶的安全用電作為自己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定期巡查、檢驗、試驗設備以及電工管理等制度和規范非常健全,作為一項日常的管理,工作也到位。具體如下:
(1)電力企業可成立“客戶檢修公司”,主動與上述客戶簽定代維護協議,將客戶納入統一管理,并結合公司的生產計劃分線路、分片定期進行有償維護。(2)在支線上裝設負荷刀閘,既起到對干線的保護作用,又便于維護檢修。(3)加大對入網電工的培訓力度,根據有關規定定期進行考試頒證,加強與客戶的業務聯系。(4)為加大對客戶的監督監管力度,應取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加強監管力度。對問題較大的客戶可聯合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出面解決。(5)加大、加快農村客戶設備的改造和監管力度,及時對獨立農水、動力客戶配電設備進行監督、接管,防止因客戶設備問題影響到干線正常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停電損失。
供電企業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對電網的安全管理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良好的管理基礎,用電企業雖然是電網安全生產的一極,但其技術、管理水平相對薄弱,因此,加強對用電客戶的安全服務是供電企業義不容辭的職責。雖然有關法律法規按供電設施的產權歸屬,明確界定了當供配電設施發生事故時的法律責任,即產權屬誰,誰應承擔其發生事故所引起的法律責任,但是,法規同時規定了供電企業對客戶的安全用電負有宣傳、檢查、指導的義務。供電企業應以積極的態度,加強服務,積極引導,求得共贏。
2.1 安全服務是供電企業優質服務的要求
雖然供電部門已把行政管理權交給了地方政府,但這個特殊的企業仍將作為公用事業單位而存在下去,因而應在更深層次上為客戶或服務對象提供真誠周到的服務。
就安全用電服務而言,應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各種指導,若等到客戶已經發生了事故,雖然也許事故責任與供電企業無關,但相應的社會損失卻是無可挽回的。對這些連續性生產企業而言,若能想客戶未想,防患于未然,讓客戶深人了解電網的突然故障或自然災害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的話,就能促使客戶自覺保養好發電機或建設其他備用電源,使其能在關鍵時候起作用,從而避免損失。
2.2 安全服務是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的要求電力產、供、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電力使用不當同樣可能造成系統事故。從這個意義上說,為確保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供電企業必須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將一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于新上電力客戶,要以長遠目光為客戶當好參謀,要求客戶選用合格的電氣設備,盡可能使用質量過硬的新技術、新產品;要幫助客戶健全各種安全規章制度以及協助客戶開展好電工培訓;對于沒有正規電工的企業,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促使其按規定配齊電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供電企業的用電勘查人員、驗收人員不應為客戶的一時之便,在安全措施未到位之前,以所謂的“優質”、“快捷”服務,讓其電氣設備倉促投運,投產后又不采取相應補救措施,使用電端從投產開始就埋下安全隱患。
2.3 安全服務是供電企業自身效益的要求
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將可能的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不但可以減少用電客戶的經濟損失,也可以減少客戶的停電時間,有效地增加供電量,達到“雙贏”的目的。反之,每當客戶發生電氣故障時,往往要與供電企業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和糾紛,雖然最后的結果基本都是用電企業的責任,但供電企業也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因此,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勢必成為我們非常關注和為之努力的方向。
電網的安全,除了發電因素外,在電力供應與使用方面,涉及供電、用電和管理3個方面。任何一方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3方面的管理脫節,都不能很好保證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供電企業擁有強大的電氣安全運行維護力量和精湛的專業技術,應當主動承擔起電氣設備的“安全衛士”角色,對客戶端電氣設備安全除按有關法律法規負起宣傳、檢查、告示義務外,還應當將搶修范圍向客戶內部延伸,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在客戶發生電氣安全故障自身無法解決時,能在第一時間內組織技術力量幫助客戶消除故障,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用電客戶作為客戶端電氣安全運行維護的直接責任者,對自身的電氣安全負有別人不可替代的責任,應當清醒認識到電氣設備運行維護范圍內的法律責任,應當重視和狠抓供用電合同中明確的責任分界點負荷側用電端的電力設施安全運行,應配備足夠的電氣技術力量和硬件設施=嚴格按照規定要求,聘用合格的運行維護電工;操作和安全工、器具齊全合格;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電氣設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電力行業規定定期檢修試驗,確保電氣設施、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當前,客戶安全用電的管理尚缺乏統一的、協調一致的、完善的管理機制和措施。政府的管理部門人手不足,專業技術力量不夠,更缺少強制性辦法和措施。企業很少能從事故中汲取應有的教訓。而電力系統歷來高度重視和狠抓電力安全生產工作,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和機制,有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值得借鑒和運用。如各級供電企業都設立了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監察部門,對安全實行閉環管理,并加以規制,是保證基礎設施開放的法律條件。輸配電網所有者(經營者)實際上就在電力批發銷售市場中具有這樣的市場支配力。
用戶用電安全不僅關系自身的安危,還關系到電網的安全運行和供電秩序的和諧穩定,完善用電專業管理,加強安全隱患治理是提高用戶用電安全水平、實現用電安全的重要途徑,作為供電行業的管理者,供電企業應充分發揮好自己的作用,主動和用戶溝通聯系,發揮專業優勢,做好用電安全管理工作。保證用戶的用電安全不僅僅只取決于用戶自己和供電企業,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用電安全,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1]林水旺.如何提高供電所的安全管理水平[J].電力安全技術,2005,(03).
[2]胡飛.農村低壓配電網安全現狀分析及對策[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