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科
(四川電力建設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自我國在加入WTO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內部會計控制是企事業單位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核心,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為了使企業早日與國際接軌,我們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企業只顧眼前利益,重規模、重效益、輕管理,造假行為時有發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嚴重影響了經濟秩序的健康發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出現了問題,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成了當務之急。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能提高企業會計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生產消耗管理和銷售管理水平,協調各方面關系,充分挖掘企業的潛力,降低企業各環節的成本,從而降低企業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企業會計應當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以滿足有關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并反映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這一財務會計目標需要企業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以便作出正確的決策,然而我國企事業單位會計造假現象和會計信息失真比較嚴重,極大地擾亂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只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才能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完整,維護我國市場經濟秩序。
為規范會計行為,我國出臺了很多法律法規,如《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但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并未嚴格按照相應的規定執行,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出現,嚴重破壞了國家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為確保相關政策法規得以有效貫徹執行,保證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企業必須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我國的中小型企業規模小、數量多、人員少、部門崗位少,但每個員工從事的工作內容卻很多,一人多崗現象普遍。據調查,在中小型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并未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即便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的單位也沒有很好地執行,有較為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中小型企業更是少之又少。通過進一步深入調查,我們發現中小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家往往不太了解會計,對會計不太重視,內控意識不強,認為內控的建設和管理會制約企業的發展,步驟增加,工序麻煩,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諸多不便。雖然也有企業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但沒有認識到其是一個動態的系統,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業務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內控已不再適應企業的發展,當其出現問題時沒有及時糾正。甚至有企業在不了解其自身情況的前提下,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把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定在應付上級部門檢查上,不能很好地落實執行,形同虛設。
企業中有許多崗位是不相容的,主要包括授權審批與經辦業務分離、經辦業務與會計記錄分離、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分離等。通過實行不相容職務分離,可以有效地避免一個人單獨從事和隱瞞不合規的行為,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系。但在中小型企業中,由于企業規模小,企業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盡可能少用人,用"強"人,經常是一個人承擔多項工作,出現很多不相容職務于一身的情況。開票、收錢、填憑證、記賬都由一個人來完成,實行"一條龍"服務,從表象上看似乎步驟減少了,時間節省了,成本下降了,殊不知這種違規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企業效率,還可能導致企業資金流失,滋生貪污舞弊。
中小型企業通常沒有建立相應的內部審計機構,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由于該機構的職責是"找毛病",因此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很難公平、公正地開展工作,無法真正發揮監督的職能。而中小型企業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和稅務部門,由于其信息使用者較少,因此外部監督的次數和力度都明顯不足,造成了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私設"小金庫"現象普遍,坐支現金,賬證、賬賬、賬實、賬表不符,違規違紀、弄虛作假現象嚴重。
我國《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其后又相繼頒布了一系列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可見我國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很多企業雖然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沒有認真去檢查、考核,沒有實行激勵機制,無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各項措施形同虛設,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效果很不理想。
中小型企業規模小,主營業務相對單一,區域有限,經營活動相對簡單,因此很多企業對會計崗位不重視,會計人員無證上崗現象嚴重,這部分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在業務操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科目用錯、金額算錯、業務混淆等事件,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實。有些會計人員為處理好上下級關系,主動為企業設賬外賬,順從領導意圖辦事,給投資者造成了極大損失。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應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的培訓教育,要使其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讓其充分認識到內部會計控制在促進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要起到帶頭表率作用,并將意識逐步滲透到下級員工中。如果企業負責人認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可有可無,那么即使建立了最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無法真正落實執行。其次,企業負責人應深人企業,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當企業經濟情況發生變化,或國家會計制度發生變更時,要及時修訂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確保其有效的實施。最后,由于企業規模小、資金少,在建立內控制度時,要充分考慮經濟性原則,重點抓重要的業務循環,抓重要的關鍵點,盡可能用低成本達到最佳的內控效果。
企業應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實行內部牽制制度,明確各項業務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杜絕因權力過大而造成舞弊。同時要在企業內部設置審計機構,直接受最高負責人領導管理,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隱患,并作出分析評價,及時向領導報告,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不斷加強外部監督機制,堅決遏制弱化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行為的發生,對不認真執行的要加大懲處力度,依法追究相應人員的責任,必要時會同有關部門對其采取停業整頓措施,確保其內部會計控制的貫徹執行。
激勵約束機制是調動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舉措。對于企業建立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上至領導,下至員工都必須認真執行,要定期進行考核評價,將評價結果與個人的收入相聯系,對于認真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部門和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違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部門和人員要給予相應的處罰,真正把內部會計控制落到實處。
任何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成敗均取決于其設計水平和高素質人員的貫徹執行。首先,企業應大力加強人本管理,不斷提升人員素質,按照不同的崗位特點來選定不同的人才,并定期對其進行考核,不合格的及時進行調整。其次,要加強后續教育,積極對在職員工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鼓勵更多的員工外出深造,不斷提高其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會計專業技能。最后,要建立崗位輪換制度,任期2~3年,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日常工作中一些差錯和不軌行為。
[1]陳英.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完善.財會月刊,2006.
[2]周翔.中小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淺議.農業科技與信息,2006.
[3]施偉忠.關于建立和健全中中小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若干思考.上海會計,2003.
[4]王麗.加強中中小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農村財務會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