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擁有最高度的隱私與寧靜,這里享有被太陽曬得長長的日頭和被燭光搖曳得心醉的夜晚,這里的海水和細沙能讓人卸下一切偽裝,這里是一個讓心靈私奔的地方——馬爾代夫。
天堂在哪里
天堂在哪里?多少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傳說中的天堂。其實遠在伊斯蘭教傳教時代,就不斷有人發現這個與世隔絕的天堂。馬爾代夫那一千多個島嶼,陸陸續續踏上了古代航海家的足跡:9世紀時,波斯商人Suleiman曾橫跨印度洋,他寫到:“在這個名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將近1900個島嶼,統治者是一個女人,財富不可記數”。后來,通過明朝時的鄭和下西洋,中國人也很早就熟悉了這些島嶼,稱這里為“伏在水下的山脈”(流沙)。 如今,西方人更喜歡稱呼馬爾代夫為“失落的天堂”。
經過多年的經貿交流與融合,馬爾代夫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海上移民所帶來的豐富多元的文化:東非風格的歌舞、南亞風格的飲食,都構成了這個海洋民族的獨特風情。但最令人難忘的,還要數這里極至美麗的自然風光。這里既沒有在其他地方避不開的城市概念感,也不像其他地方的海景那般一成不變。有的只是純凈的水晶藍、珊瑚白、叢林綠和上千種繽紛熱帶魚。奇妙的是,這樣濃艷的色彩,并不喧囂,反而讓人產生了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讓你相信,這不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而是實實在在的人間天堂。
最讓人迷戀的,還是剔透無邊的海洋。這里的海水也許是世界上最純凈的水了,纖塵不染的感覺讓人窒息。當你的視線從濃綠的熱帶植物轉移到潔白的珊瑚沙,再滑入清澈的海水,奇妙的事情發生了:近處的寧靜瀉湖,由于純白色沙灘的襯托,呈現出清爽的淺藍,而后隨著水深遞增,海水也像變魔法一樣逐漸顯現出天藍、寶藍、深藍······ 目光的盡頭是深不可測的印度洋。可即便這樣層次豐富的藍色,也會在云朵和陽光的迷藏游戲中,在每一個時辰的光陰流轉中,隨之改變、變幻莫測。在晴朗的日子里,當你躺在牛奶般的沙灘上,面對這樣一片廣袤的藍色交響樂,或發呆,或靜思。時間凝固了,才終于感受到當下的力量,才明白什么叫瞬間即永恒。那一刻,天與海,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物我兩忘。在這里,時間是光明正大被用來浪費的。海子的那首經典詩句,恐怕是此刻心情的真實寫照: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劈柴、喂馬、周游世界……也許幸福,不過就是這份自在的感受吧。
有人說:天堂在天堂處、地獄在地獄處;還有人說:天堂和地獄,都在人間;我要說:天堂在人心中,地獄也在人心中。我們的心,每天往返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不知道多少回了。
歸來不看海
在馬爾代夫,最享受的就是看海。
這里的特色是一島一酒店,置身于獨島酒店中,仿佛就真的成了神仙。因為在這里,擁有太多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無法擁有的獨特體驗。酒店的設計就地取景,極富情調。有的房屋散落在原始的熱帶叢林之中。你可以隨性躺在自家后花園,任陽光撫弄,聽海水的潮起潮落和風吹棕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