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將時間、空間壓縮,散落在你腦海里的會不會是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印記,自然的、人為的、紀念意義的、消費性質的、主動的、被動的,等等。人類的聰明在于會研究利用自我的規律,再而改變自我。創意帶來的產業總是能主動出擊,用想象力留下符號,用精神層面的愉悅得到物質層面的回報。
創造這些符號的可以是一個人,一幫人,一個公司,一群公司,一個項目或者一個城市。用“植物大戰僵尸”里瞬間凝固的工具讓對方暫停,只剩下自己是流動的,可以思考的,你看到了什么?將周圍的事物放緩,唯有自己是快速的,恒天時尚創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中原看到的是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在北京創造國家級時尚創意中心的未來,用占地5000多畝的凝聚效應,引進涵蓋時尚創意總部基地、時尚藝術博物館園區、時尚創意孵化園區、新絲路時尚公社、時尚傳媒中心、浪漫之城等6大板塊的時尚創意型公司,符號誕生與流動的方式會有很多種,不直接創造創意,而去運營創意產業本身,這種模式的結果可以是宏觀性質,用商業運作的方法幫助調理時尚產業更有序發展,也可以是微觀性質的,當其中個體實現創造時。
時尚產業在北京
流動的寓意很多,服裝是流動的建筑,思維可以是流動的,人才往更適合的地方流動,通州運河的流動則寓意著交流、開放、合作、友好。自古至今承載著交流目的的通州運河這一回將取道國家時尚創意中心,在鄧中原的構想里,運河流水蜿蜒其中,扮美環境的同時也訴說著北京這座城市的特別,古文化與新時尚在視覺上是如此明顯地撞在一起又相互包容,眼花繚亂的價值觀全都擁有自己的群體,大家通過交流相互理解。
誰都不會懷疑北京這座城市的創造力與多面性,而從對北京的城市理解中能看出人們不同的視角。就像IT界的人們從技術的發達看到了“科技北京”,鄧中原看到的是普通消費者對流行服飾的熱衷、北京服裝學院每年背著畫板擁有夢想的藝術類考生、北京城內各式設計工作室、越來越多的服裝與珠寶品牌、那些即將進北京的國際品牌與設計師……他說:“在產品表現上,時尚產業表現為提供體現流行審美情趣和消費理念的中高檔消費品或消費服務;在資源體系上,時尚產業主要由時尚地標、時尚人物、時尚品牌、時尚平臺、時尚活動、時尚文化等六大方面組成;在產業特征上,時尚產業則具體表現為集關聯性與邊緣性,包容性與多元化,引領性和超前性,變化性與創新性等多種特征為一體;在演進規律上,在歷史、地理、氣候、經濟、商業、文化、人口等方面,時尚產業具有共性的發展背景和條件。”
用產業的視角注視著眼前的一切,在時尚領域體量龐大、從事其中的個體情況千差萬別、消費需求極廣泛、資源聚集度極高的客觀狀態下,你會發現北京的時尚產業需要一個集聚地,向上爭取更好的政策,向下主動地運營產業,這個不姓Disney也不叫中關村,卻擁有比這兩者同等甚至更大面積的創意中心,將代表著北京較高水準的時尚創造,是兩年后,我們在北京宋莊能看到的。
時尚扮演的角色
在過去的許多時代,時尚總是揮之不去其神秘感,也擺脫不了人們尤其在物質剛剛豐富時期的熱衷。盡管時尚領域中有許多對經濟數字及其不敏感的人們,但這絲毫改變不了時尚對經濟的影響力。從事紡織產業多年的鄧中原從經濟與產業的角度看到了時尚的價值:時尚產業可以形成龐大的、高附加值、高端的產業鏈條,可以帶動整個城市經濟與都市產業的形成。
不過,時尚產業在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卻不僅是經濟層面。剛剛過去的7月,對意大利、法國時尚產業的考察,加深了鄧中原對時尚產業更深層次的思考。“7月7日晚上,法國高級時裝公會在凡爾賽宮500人規模的高端時尚晚宴的請柬是由法國總統、法國文化部部長、法國高級時裝公會主席共同發出,這個細節讓我看到了時尚在那里的地位。”鄧中原說。參照世界五大時尚之都,時尚產業還代表了精神層面,代表城市表達著國家的能量與力量、國家的創意與創新能力。時尚不僅僅是一個產業定位,而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定位。
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與中國恒天集團就國家時尚創意中心項目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最近,鄧中原正在對相關部門就“北京十二五文化創意規劃草案”提交提案,建議將時尚創意納入規劃當中,希望以此調動文化創意產業中所有積極因
素,發揮其更大潛能。
北京的時尚產業正在轉型的新階段,服裝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與時尚產業相融合。就像當年法國紡織大亨贊助設計師迪奧,一舉成功的道理,通曉服裝紡織發展經驗的恒天集團在中國紡織領域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產業背景,在產業結構轉型的時機,投資300億元,出手最新最高端的產業模式,值得關注。
代表未來產業業態
來北京,吃烤鴨,登長城,逛宋莊的國家時尚創意中心。出來喝杯咖啡,聽聽音樂,跟周圍的時尚人士相互交流,產生靈感,回去立刻創作。這是鄧中原是對項目落成后的定位與入駐其中的人們工作狀態的展望。為了實現“繁忙的白天、繁榮的夜晚,同時給這座城市、給世界留下一個建筑遺產”,讓創意中心不僅具有較高的創意設計水準,又能達到對休閑、消遣、藝術生活的人性化追求,鄧中原剛剛與國際多家最頂級的設計機構對接,在即將完成的設計規劃中,鄧中原將所有和時尚產業鏈相關的內容都包含其中,比如:服裝、珠寶、首飾、鞋、帽、包、造型、紅酒、飲食,等等,時尚產業的未來業態在此形成了縮影。
這個以“集聚、時尚、創意”為主線,以“時尚產業化、產業集聚化、集聚高端化、高端品牌化、品牌國際化”為訴求的創意中心,現已與北京服裝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動畫研究院、鎬京國際教育集團、新絲路模特機構、法新時尚國際機構、肇達.張(北京)服裝設計院、北京吉芬時裝設計有限公司、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北京馬艷麗高級時裝有限公司、北京萬豪天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報、北京偶得企業形象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時尚創意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時尚創意中心未來將以“引入1000個國內外著名品牌和品牌機構、設計大師、5000個著名創意工作室以及相關產業鏈業態”為目標,鄧中原說,如果1000個品牌里有100個走向世界,中國的形象就會煥然一新,作為內容運營商,他們將為此努力,并持續不斷地為創造創意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