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這樣對手表進行分類:世界上只有兩種鐘表——三問表和簡單功能表。雖然說有些偏頗,但也真切反映出三問功能在諸多鐘表復雜功能中所處的位置。
三問表誕生時被人們奉若神物。在19世紀,會制作三問表的表匠很少,不是名匠就是奇才。擁有這些名匠所制造的表,除了是財富地位的表征,也是最實用的貼身寶貝,是世代相傳最有意義的傳家寶。當時照明設備沒有現在方便,在夜晚來臨時,名流雅仕在舞宴和劇場里,要凸顯一個人的身份地位,除了身上的珠寶,最新潮最實用的就是三問表。當你想知道現在的時間,只需要撥動問表左側的撥柄,它就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用精確的機械擊打為你報時。
三問表報時堪稱所有復雜功能之首。三問表的報時系統由金絲支架和蝸形輪、微型錘和懸空簧條構成,這種處于腕表狹小空間內的裝置對制表商的工藝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三問表功能機芯的標準零件配置在340個左右,而普通手表甚至是稍微復雜一些的手表其機芯零件也就幾十進而百余。你只要想象表殼里方寸間,多了一套鏈盤發條、兩個音槌、三種擊槌方式、還有一大堆齒輪,就能理解三問表為何如此昂貴了。更為重要的,如此復雜的機械構造全部隱匿于表殼之中,顯露于外的只有表殼側面10點鐘位置的“鯊魚鰭”形狀的三問表滑竿。如果說三問表功能的復雜機械構是吸引一些醉心于機械感的表迷的終極追求的話,三問表本身所含有的如“冰山之一角”——絕大多數都隱匿于水面之下的韜光養晦的情懷,是人們對它精神層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