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秀場的時候,眼睛不自覺地就被一句話所吸引過去:“你的氣質,原來可以被閱讀”。這種感覺就像曾經有人將女人比作一本書,每個女人都蘊含著不一樣的內容,散文或者小說,哲學或者漫畫。于是心底也暗自思量,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品牌,氣質又可以被怎樣的閱讀出來。而又到底是怎樣一個趙卉洲,才能將藝之卉做的如此靈動,富有生命力。這不是我與藝之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但卻是讓我對藝之卉,對趙卉洲有了近一步品讀的機會。
你的氣質,
原來可以被閱讀
不同于各個企業純粹為招商而來,藝之卉所做的,于我看來更像是在普及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不僅僅是藝之卉的品牌文化,更有關于中國的、藝術的、科技的等等各方面的文化。它就像一幅長卷軸一樣,娓娓向你道來,有關于它的,以及它背后的那些點點滴滴。讓你更了解藝之卉,達到一種心靈上的交匯。對于服裝有時候是這樣的,你喜歡它不是因為它對你諂媚示好,而是因為你知道你們是一類的,它屬于你,你也應該通過它來表達自己。
初見趙卉洲的時候,你便會被她所吸引。就像那一句企業核心話語一樣,她的氣質也可以被閱讀。
趙卉洲的氣質在我看來是一種既溫婉飄逸卻又硬朗灑脫的,就像她的名字里的“卉洲”二字一樣。她的設計從來沒有絢爛多彩的顏色,一貫的黑、白、灰卻也時常變換出不同的設計節奏。
“我們所要傳承的是一種新東方精神,是一種氣質,這種氣質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但是在不同的時間,根據你對氣質的不同理解,你的表達是不一樣的。”
藝之卉所要表達的,也是趙卉洲所想要表達的,對于現代的理解,對于現代女性的理解。它是干凈的,是簡潔的,是優雅的,是含蓄的,有一種細膩,更有一種自由灑脫。如果用書本來形容,我想它會是一本富有內容和深度的散文,飄逸,但卻不是空洞和閑散。
像魚兒一樣悠游于水中
說到藝之卉,還不能不提的就是魚。魚是藝之卉的品牌文化、企業文化以及設計師之間的串聯,是聯結三者的最主要的形象。它外柔內剛,內斂、低調,是東方氣質的最好的形式表達。通過它,你可以感受到其內在的東方文化。這種形態,甚至在藝之卉的展廳里也展現的淋漓盡致,隨處可見的是有關于魚的傳統工藝品,以及現代藝術品。每一條魚都有屬于它的獨一無二的生命力,但是它們卻都擁有著一樣的東方魅力。
幾乎每一季的藝之卉發布都是以魚為主題的,而這一次它所帶來的是“魚的心情”。
有人說看不到魚的心情,無論喜怒哀樂,魚永遠都會是一樣的表情。但是趙卉洲卻用“魚的心情”來發布了新一季的秋冬產品。她說,設計是設計師的載體,“魚的心情”實際就是她的心情,是她轉變的過程。魚無法透過言語去表達,所以它的情緒是需要人們去用心感受的。而這也恰恰迎合了藝之卉本身需要被好好品讀的獨特氣質。
或許有不少人說藝之卉的秋冬比不上春夏,少了些靈動,也不夠溫暖。趙卉洲也一直在思索著如何能讓藝之卉的秋冬也擁有靈動的生命力,于是這一季的秋冬產品,她大膽地融入了飄逸與硬朗,干練與柔美,色系上在原有的基調中也加重了溫暖柔和的感覺。
“在去年九、十月份的時候我特地到杭州去感知那些轉冬轉秋的色彩,當時蘆葦讓我有了很強烈的感覺。我發現蘆葦你一定要到冬天看,而夏天你永遠不會對它有感覺,在你腦海里所浮現的永遠都是秋冬的蘆葦。到了冬天,蘆葦的頭是很飄逸的,粉粉的、絮絮的,同時它的桿又是很硬挺的,頭和桿在一起會很美。所以我就想冬天藝之卉所要表達的就是要把硬朗和飄的東西結合起來,進行一些混搭,強調混搭所帶給你的既溫暖,又柔美的感覺。”
“一只魚兒游啊游”、“我是一只會飛的魚”、“飛魚·集”、“懷舊的魚”、“魚翔的天空”、“魚的成長經歷”……每一個關于魚的故事都可以被看作是一次趙卉洲的蛻變,更可以看作是藝之卉的蛻變。但始終不變的是魚的精神,暢游于水中,變換著不同的形態,卻是一如既往的內斂含蓄,飄逸動人。
文創藝之卉
藝之卉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展廳內以展現文化為主導,“文創藝之卉”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不同于其它品牌的獨一無二的藝之卉文化,既富含文化,又具有創意。 “設計·藝之卉”、“文化·藝之卉”、“創意·藝之卉”、“藝術·藝之卉”、“科技·藝之卉”也從五個不同的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生命力的藝之卉。
有關于魚的藝術作品、關于藝之卉的文化介紹,各種名家書寫的“藝之卉”,關于藝之卉的設計、故事都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走在其中,就像走入了一個時間隧道一樣,仿佛順著腳印溫習著從古至今關于東方的詮釋,更對藝之卉本身所要傳達的文化理解的更加清晰。
趙卉洲說,她希望以后人們所能記住的都是藝之卉的中文LOGO,于是你便看到許多國內外知名書法家所寫的“藝之卉”。同樣的三個字,在不同人的表達下也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這種靈性是任憑英文書寫得如何美麗都無法比擬的,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就像這個品牌一樣。
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藝之卉散發著的是一種趙卉洲的氣質,但是作為集團,它卻又不單單呈現的是趙卉洲的個人氣質,其中還應該擁有更多的內容。 “服裝設計是一個輪回,三年五年,可能就會回來。還有一點就是喜新厭舊,當一個東西被復制得多了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必然就會讓你覺得對這個東西沒感覺了,很容易就會讓你覺得這個風格看著有點膩了。所以如何讓消費者覺得你既是保持了原來的風格,又有創新是一個問題。”副牌的發展,也是她考慮的另一個問題,“主品牌和副品牌其實就像一家人里的兄弟姐妹一樣,性格上、年齡上都會有差異。所以SOFA我們就會做得更年輕、更時尚,色彩上也更純、更豐富,和灰色進行一些混搭。”你看到的SOFA里所呈現的是另一種藝之卉,鮮艷、動感,頗有些玩味的感覺,但它還是藝之卉出品,你依稀還能聞到些許藝之卉的味道,這或許就是統一之中的變換。
如今的“文創藝之卉”無非是“藝之卉創意產業園”的冰山一角,未來的藝之卉更是要通過全方位的不同來展示出獨特的藝之卉魅力。創意的力量、藝術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在未來都不能被忽視,藝之卉希望未來不僅是改變和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更是要對傳統服裝產業進行一次創意的升級和改造。服裝是透過穿著來展示的,但是它卻不僅僅是透過穿著在展示的。一個好的設計是有靈魂的,就像書本一樣需要仔細品讀,像魚一樣需要被細心感知。一個優秀的、富有文化內涵的品牌亦如此。
即便只是片刻的停留,簡單的交談,你依舊能感受到藝之卉以及趙卉洲內在所蘊含的文化、氣質。它可以被閱讀,可以被感受,可以被收藏,更可以被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