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細雨綿綿,我們一行人回到老屋拜祭祖先。綿長的雨滴落在老屋的片片陳舊磚瓦上,絲絲滲進老墻的磚縫里,滋潤著匍匐在上的青苔。我佇立在老墻前,眼前仿佛又出現外公在老墻旁抽著悶煙的身影……
空氣中濕漉漉的水汽似乎夾雜著些煙草味,我心中一驚,猛地朝老墻轉過頭去,注視著墻邊的一個小水洼。依稀記得小時外公總是拉把安樂椅躺在那,靜靜地抽著煙,煙霧繚繞在他枯瘦的手指間,裊裊娜娜升騰至空中,隱入婆娑的石榴樹間消散不見。外婆走得早,母親三姐妹就在這老墻里全靠他拉扯大,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在我的記憶里,外公一直是個陰郁的人。
“表姐,過來幫忙擺香案,別光顧著看老墻。”比我小一歲的表弟在里面探出個頭,招呼我進去,我才緩過神來,急忙走進了老屋。煙草味無故消失了,卻多了一陣濃濃的焚香味,晃動的燭光斷斷續續地映著外公的遺照,上面是他消瘦的面容。我撮了一炷香,朝他的像凝重地鞠了個躬,把香插進香灰里,再合起手掌,拜了拜,便準備離開。
母親一把拉住我,手熟練地揀著元寶紙折疊。她道:“把元寶紙還有冥幣燒了吧。”我應聲捧起元寶紙,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流轉,卻發現大家的眼圈都泛紅。是被香煙熏的吧,我想,外公和他相伴已久的老墻能永遠在一起,真幸福。
老墻年久失修,屋頂漏水,浸得青石板都覆了一層滑膩膩的地衣。陽光穿透老墻的磚縫,斜斜地照著老屋里的一切,似乎所有東西都被蒙上了一層淡淡銀圈。還記得我與表弟小時經常在老墻上用尖利的石頭刻字,甚至會依著光線跳格子,有時則會揮舞木棒鞭打垂掛在老墻上的綠蘿,還有老墻旁被我們當成妖魔鬼怪的石榴樹。但這些時光都逝去了,只留下老墻上模糊歪斜的痕跡印證著一段細碎又美好的時光。
對于外公,老墻是他藉此回憶時光的精神寄托;對于母親一輩,老墻是她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對于我們后輩,老墻便是我們的樂園。時光變遷,物是人非,只有穿過歲月的老墻能越過時間的洪流輕輕觸碰我們的心。
(指導老師:何小群)
短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沒有斷魂的傷感,“我”有著與老墻穿越時空的心靈相通。老墻在歲月的腐蝕下越走越遠,外公也越行越遠,但是外公能夠沐浴在老墻銀色的陽光下,外公是幸福的。文章那淡淡的充滿溫情的思緒飄散于讀者四周,輕輕繚繞著,久久不散。而結尾那關于老墻與三代人關系的話語,不但拓展了文章思路,深化了主旨,而且將文義推向了極致,使文章彌漫著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