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著這么一桌“盛世滿漢全席”:膠面條、皮革奶、鎘大米、石蠟鍋、毛醬油、牛鴨血、藥火腿、雙氧翅、陳化糧、碘雀巢、增稠蜜、紅心蛋、糖精棗、氟化茶、鋁饅頭、硫銀耳、農藥菜、瘦肉精、三鹿粉、箱子餡、甲醇酒、人造蛋、紙腐竹、地溝油、罌粟湯、塑料米、染色饅頭、避孕鱔……
且不說轟動全國的三聚氰胺事件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并且直接推動了《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光說2011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就讓不少消費者心寒:雙匯“瘦肉精”事件、沃爾瑪毒板鴨事件、上海超市染色饅頭事件等。
隨著食品安全事件常常見諸報端,不少百姓感嘆,我們還能吃什么?更有不少人把食品安全問題看作當今中國社會最主要的民生問題之一。
頗受重視的新興專業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目前,中國食品出口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突破各國設置的貿易壁壘,化危機為機遇,在貿易、質檢、生產等單位,都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從事食品的判別、監管、治理等工作,以杜絕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問題,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加強對職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做好對所生產經營食品的檢驗工作,依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第二十七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符合下列要求:有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這些條款明確指出生產經營企業必需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強、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它涉及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現代分析科學、管理學、農學、病理與生理學、預防醫學、環境科學、動物科學、標準化與法律法規等領域。
2001 年,“第一屆中美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研討會”提出在我國設置食品安全專業。2002年,教育部批準食品質量與安全作為編外目錄專業率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設立;并批準中國農業大學等 16 所高等院校開辦此專業。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