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按照中組部印發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考評標準》的要求,筆者認為,高校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材料缺失問題
目前國內許多高校都是通過若干所院校合并而成,這勢必造成材料缺失情況存在,這是諸多合并高校存在的共性問題。我校于2004年12月由原貴州大學和原貴州工業大學合并組成,其中,原貴州大學干部人事檔案于2001年達到目標管理二級標準,原貴州工業大學干部人事檔案于2004年達到目標管理二級標準,自達二級標準以后,干部人事檔案一直沒有經過全面、系統的整理。由于近幾年來人員流動頻繁,原先達了二級標準的檔案有一部分因為人員調動、退休、死亡而轉出,新進教職工的檔案均沒有嚴格按照一級標準的要求來整理,故產生了很多不符合目標管理標準的干部人事檔案。
2.材料手續不完備
比如《干部履歷表》未貼照片、沒有本人簽名、無組織審核意見及公章;年度考核登記表無本人簽名;干部任免表無批準時間和文號;復印件沒有組織蓋章。
3.“三齡”不一致
“三齡”不一致是指檔案材料中干部的出生日期、參加工作時間、入黨時間前后填寫不一致。比如一些材料上的出生日期,有些是年份一致,月份不一致;有些出現好幾個出生日期,跨度達到4、5年;還有些材料甚至出現性別填寫不一致的情況,導致很多材料無法歸入個人檔案。
4.錯裝問題
對于規模較大的高校,由于檔案數量大,普遍存在錯裝問題。比如我校有9千多卷人事檔案,同名同姓人員多達7百多人,出現了很多錯裝材料的情況,即甲的材料裝到乙的檔案盒中。
5.科研材料收集不齊全
科研材料應是高校干部人事檔案收集的重點,高校有各種高層次人才,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科技人才、地方專家,但是個人檔案里面有的沒有相關的材料。
6.分類標準不規范問題
分類是檔案整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步驟,有些高校的干部人事檔案整理工作中,分類標準還沒有按照中組部2009年2月印發的《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規定》的要求進行修改。
7.檔案意識不強問題
長期以來,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簡單的保管上,不注重材料收集是否齊全的問題,忽視了提供利用的效果。按照中組部的要求,1千卷干部人事檔案必須配備一名管理人員,但很多高校都存在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如我校有近萬卷人事檔案,而管理人員長期以來只有2至3名,配備的人力不足,也使得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很多工作難以做好。
二、實現干部人事檔案目標管理達一級標準的對策
針對以上情況,為了如期完成干部人事檔案目標管理達一級標準的任務,應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制度。
建立與主要材料形成部門如組織部、人事處的聯系制度及全校各部門、直屬單位的干部人事檔案聯絡員制度,明確負責領導和聯絡員,形成全校干部檔案材料收集網絡,聯絡員負責收集本單位教職工檔案材料,協助組織部、人事處做好檔案材料的補缺補差、完善手續,對信息不一致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認定等工作。
2.加強與檔案材料形成部門的聯系和溝通。
干部人事檔案材料主要的兩個材料形成部門是學校組織部和人事處。經常與他們進行聯系和溝通,以保證移交進館的檔案材料從內容到形式都達到歸檔要求。把好“入口”關,對收集來的檔案材料,嚴格按照完整齊全、內容真實、文字清楚、對象明確和手續完備的原則,認真鑒別歸檔,對于不合格的材料要求相關部門進行完善以后再接收。
3.加強干部人事檔案內容建設,突出高校特色。
采取經常收集與定期收集、重點收集與普遍收集相結合的方法,做好材料的收集;把體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反映干部德、能、勤、績、廉等情況的材料及時收集歸檔;突出高校特色,注重收集反映教師科研學術水平、榮譽稱號的材料。
4.整理工作做到科學規范。
定期整理與經常性整理相結合,避免零散材料積累過多。按照中組部2009年2月印發的《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工作規定》的要求,制定《貴州大學干部人事檔案材料分類標準》,在整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認真鑒別、分類準確、編排有序、目錄清楚、裝訂整齊”的要求,堅持“完整、真實、條理、精煉、實用”的原則。
5.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建設。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科學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積極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改進管理和利用方式,在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努力推進人事檔案數字化管理和校內資源共享,加快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現代化進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6.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配齊配強檔案管理專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