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作而言,我們常強調要寫出真實、感人、深刻的生活體驗。當前,影視文化體驗也成了當代青少年不可回避的生活組成。因此,只要引導得當得法,青少年鑒賞穿越戲、諜戰戲、偶像戲、動漫戲所獲得的獨特體驗也可為寫作積累生活的另類素材。
一、跟穿越戲學想象力
如今,穿越戲已成為影視創作的熱門模式。一部《神話》,從電影到電視劇走得都是穿越的路子。毋庸諱言,穿越戲的最大受眾是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是什么魔力讓在審美方面近乎挑剔的青少年對穿越戲一往情深呢?筆者想,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穿越戲超乎尋常的想象力。青少年最富有的是想象力,最欣賞的同樣是想象力。穿越戲給青少年們的寫作也帶來了諸多啟示,最根本的當是想象力的培養。穿越就是借助時空的變幻,讓人物的身份在不同場景之間自由轉換,無論是神話式、大話式,還是玄幻式、科幻式,都以想象力為創作創新的基礎。當然不是所有的穿越戲都大有市場,有的趕時髦的穿越戲會讓人生厭,就是因為穿越過“度”,流于濫俗。這意味著發揮想象力是有限度的,要合理、適度。對于寫作而言,想象力絕不簡單地等同于穿越,更不能為了穿越而穿越。穿越只是一種行文構思的手段,不是目的。
二、跟諜戰戲學建構力
在過去的兩年里,打開電視,三分之一以上的頻道播放的都是形形色色的諜戰戲。如果今天讓筆者講小小說的情節建構,筆者會毫不猶豫地列舉《藍色檔案》《潛伏》《風聲》《借槍》等,因為這些戲把情節建構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內驅力是矛盾,所謂建構就是有效利用各種矛盾推動情節的發展。綜觀這些諜戰戲,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在取材上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戰爭時期的故事,就是因為這一時期的矛盾可以建構得很復雜,敵我矛盾、國共矛盾、民族矛盾、愛恨糾葛等可以自由糅合。矛盾多了,情節才會復雜,人物塑造才會更全面,更立體,更富感染力。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感興趣的不是大人們所關注的鉤心斗角、職場哲學,而是讓人欲罷不能的情節建構藝術。寫作需要建構,尤其是敘事性文章,沒有獨具匠心的建構,寫出來的文章只會是人云亦云、平淡無味。“文似看山不喜平”說得就是這個道理。跟諜戰戲學建構力,對寫作會有一定的效果。
三、跟偶像戲學自省力
筆者曾靜下心來研究過偶像戲,發現偶像戲有如下共同特征:情節走得都是濃情路線,以愛情為主;主演都是帥哥靚女,青春時尚;內容都是青年人之間的故事,時代感強。從寫作的角度和同學們交流偶像戲,可以培養大家的自省力。有了偶像,自省就有了參照。從思想內容上說,偶像劇比一些打色情暴力擦邊球的網游要干凈得多,沒有一個偶像劇是教人學壞的。以前幾年流行的《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為例,這些戲始終都以年輕人對愛情、成功、幸福的追求為內容,培養年輕人的自省意識。“我手寫我心”“抒真情、發善性、繪美景”是指導青少年寫作的基本原則,如果離開了生活體驗和青春體驗,真善美自然就蛻變成了假大空。在學業過于繁重的今天,青少年的生活被壓榨了、逼仄了,幾乎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蟲,體驗和自省的意識都很蒼白。毋庸置疑,偶像戲表現的雖是虛擬的生活,但起碼可以讓青少年培養深刻的自省力。
四、跟動漫戲學震撼力
近年來筆者為教育兒子開始看動漫戲。發現動漫戲劇情都很簡單,人物形象也不復雜,但都能以小見大,展現獨特的震撼力。從動漫戲的兩種形態看,玄幻戲側重表現審美力,如《仙劍奇俠傳》系列就以唯美的布景、人物造型、動作設計、江湖追求帶給觀眾唯美的感受。另一方面,科幻戲則側重于給受眾以感染力,以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為例,這種感染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電影特效,一是深刻的主題映射。以此反觀寫作,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也都應有異乎尋常的震撼力,震撼力由審美力和感染力兩個層面有機組成。很多語文老師都慨嘆現在的中學生寫作越來越膚淺。其實深刻未必就是老氣橫秋的哲理,也不盡是圓滑世故的周旋,震撼力也是一種深刻,大氣、憂患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缺乏的嗎?
熱門影視中的想象力、建構力、自省力、震撼力的合力正是青少年學好寫作的原動力;只有借力,寫作才會更“給力”。